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号辞的意思、号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号辞的解释

犹言辞、辞令。《公羊传·庄公四年》:“古者诸侯必有会聚之事,相朝聘之道,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号辞”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释义
    “号辞”指言辞、辞令,多用于古代诸侯会盟或朝聘等正式场合的交际语言。该词强调礼仪规范下的特定表达方式,如《公羊传·庄公四年》记载:“号辞必称先君以相接”,说明在正式交往中需引用先君之名以示尊重。

  2. 读音与结构

    • 拼音:hào cí
    • 注音:ㄏㄠˋ ㄘˊ
    • 构词解析:“号”指名称、称号,“辞”指文词或辞令,组合后特指符合礼制的言辞。
  3. 古典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公羊传》,描述诸侯国之间遵循“称先君”的辞令传统,体现周代礼制对语言表达的规范。

  4. 现代使用提示
    现代汉语中“号辞”已非常罕见,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特定历史语境。部分现代例句(如提到的“辞职”)属于误用,需注意区分。

扩展建议:若需深入探究,可查阅《公羊传》原文或汉代注疏,了解周代礼制与语言文化的关系。完整信息可参考沪江词典、汉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号辞的意思

《号辞》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称号和辞谢”。通常用来表示对他人的尊称或自我称谓,并表达对他人或场合的敬重和谦虚。

拆分部首和笔画

《号辞》是由“口”部和“言”部组成的汉字,口部是它的部首,共有3个笔画。

来源

《号辞》最初的形式源于古代文化传统,多用于表示对尊长、贵宾或官员的尊称。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一种尊敬和表达礼貌的方式。

繁体字

《号辞》的繁体字形为「號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书写形式和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的《号辞》字形较为简化,与现代字形有细微差别。例如,古代的《号辞》在左侧的“口”部分更为方正,与现代字形稍有不同。

例句

1. 我谨以敬佩之心敬称您为“先生”,请您接受我最真诚的号辞。

2. 逢年过节,我都会给长辈写一封信,以表达我对他们的尊敬之情,同时谦虚地使用号辞来称呼他们。

组词

号称、称号、称谓、尊称、尊号

近义词

尊称、称谓、美称、敬称

反义词

侮称、诅称、贬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