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寨的意思、拔寨的详细解释
拔寨的解释
亦作“ 拔砦 ”。拔起营寨,全军出发。《宋史·杨存中传》:“ 麟 在 顺昌 , 孔彦舟 方围 光州 ,闻之皆拔砦遁去,北方大恐。”《三国演义》第九八回:“且説 魏延 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 汉中 。”《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次日,拔寨都起,行了数日,直到 乌蛮 界上。”
词语分解
- 拔的解释 拔 á 抽,拉出,连根拽出: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长。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连拔数城。 吸出:拔毒。拔火罐儿。 选取,提升:提拔。拔擢。 超出,高出:海拔。挺拔。拔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
- 寨的解释 寨 à 防守用的栅栏:寨子。鹿寨(军事上常用的一种障碍物,古时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现多用铁蒺藜等做成)。 旧时驻兵的营地:营寨。山寨。水寨。安营扎寨。寨主。 村庄:村寨。苗寨。 笔画数:; 部首:
网络扩展解释
“拔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 拼音:bá zhài
- 词性:动词
- 核心含义:指军队拔起营寨,全体出发转移。既可用于主动进攻前的行动,也可指撤退时的举措。
二、词源与用法
-
古籍引用:
- 《三国演义》第九八回:“魏延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
- 《西游记》第六回:“四大天王与李天王诸神,俱收兵拔寨。”
- 这些例句表明,“拔寨”常用于古典文学中描述军事行动。
-
近义词:
三、扩展理解
- 军事场景:古代营寨常以木栅围成,转移时需“拔”起固定结构,故称“拔寨”。
- 现代引申:衍生词“攻城拔寨”比喻势如破竹的胜利,如足球比赛中形容进攻犀利。
四、应用示例
- 造句:“军队连夜拔寨,向敌后迂回。”
- 德语翻译:das Lager abbrechen(撤营)。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现代用法,可参考《三国演义》《宋史》等文献,或查阅词典工具。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拔寨》这个词的意思是指解散所在的临时居住地,脱离原始生活状态并搬迁到其他地方。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拔(提起、抽出):扌(手)+ 木(木头)
寨(临时居所):宀(宇宙)+ 又(又字旁)
来源:《拔寨》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军事文献中,指战士们拆除大寨子(临时房屋)并撤离。
繁体:拔寨(一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无
例句:军队收到命令,需要拔寨向前进军。
组词:拔萝卜、拔河、拔牙、拔毛等
近义词:撤寨、拆寨
反义词:建寨、设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