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尚的节操。 晋 潘尼 《东武馆赋》:“嘉大雅之洪操,美明哲之保身。”
"洪操"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宏大、高尚的操守或节操。该词属于文言词汇,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籍或特定语境中。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合成词“洪操”:结合“洪”的宏大义与“操”的品行义,强调崇高而坚定的道德节操。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洪操:高尚的节操。
例证: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教养部》:“此皆先哲之洪操,盛世之休风。”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5卷,第123页。
《辞源》(修订本):
洪操:宏大的操守。
例证:明代李东阳《倪文僖公集序》:“公以洪操峻节,负天下之望。”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册,第210页。
(《辞源》出版信息)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洪操:指人宏大的志节与操守。
例证:宋代王禹偁《答丁谓书》:“足下洪操硕学,为时俊民。”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567页。
(商务印书馆官网)
道德评价:
多用于赞誉历史人物或贤士的崇高品德,如:
“昔者夫子洪操峻节,贞标冠世。”(《南齐书·高逸传》)
文学修辞:
常见于碑铭、序跋中,如明代宋濂《送方生还宁海序》:
“洪操凛乎秋霜,雅志湛乎溟渤。”
现代汉语中极少独立使用,多见于研究古典文献、历史人物评价或仿古文体。
“洪操”侧重道德境界的宏大与坚定,区别于“清操”(清廉的操守)、“苦操”(艰苦中的坚守)。
王力《古汉语字典》:
指出“洪”在复合词中常表“大”义,“操”表持守,强调道德范畴的宏大性。
(中华书局,2000年,第312页)
(中华书局官网)
《汉语大字典》:
引《玉篇》“洪,大也”及《广韵》“操,持也”,佐证二者合成后的引申义。
(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2卷,第101页)
“洪操”是一个承载传统道德理想的文言词,其权威释义需依托经典辞书及古籍用例,现代语境中虽罕用,但作为文化符号仍具研究价值。
“洪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两种不同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和文献考证进行辨析:
基本含义
指人高尚的品行和节操,出自晋代潘尼《东武馆赋》:“嘉大雅之洪操,美明哲之保身。”
词义解析
文献依据
汉典、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均采用此释义,且引证古代文献,可信度较高。
另类解释
个别词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释为“行为粗鲁、无礼”,认为:
矛盾分析
此解释未见于古代文献或主流辞书,可能与方言或现代误用有关,建议以权威古籍和工具书释义为准。
白衣相宝光暴蹶报刘一丈书彩船柴桌持呪村邑大后日大惊小怪电磁屏蔽堵垣蛾眉恶相繁庶割付耿烈根际海涵好汉不吃眼前亏画饼充饥教案搅浑吉亨津堠狂风恶浪离德没大没小蟠虺纹礔礰欠款潜演弃屣人隐上流社会摄伏神庥石瓠石鸡十尖尸居余气师专兽害收瘗疏而不漏竖拂说起曹操,曹操就到俗言踏局饕据天涯比邻贴里绨袍之义透示托盘天平完局舞局无我宪矩孝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