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拘囚的人。《左传·成公三年》:“两释纍囚,以成其好。”《新唐书·虞世南传》:“又 山 东淫雨, 江 淮 大水,恐有冤狱枉繫,宜省録纍囚,庶几或当天意。” 宋 司马光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诗:“雷鼓千通破大幽,天开狱钥纵纍囚。”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其次不以纍囚衅器,使服力役,於是有廝养隶圉。”
“纍囚”是汉语古语词汇,读音为léi qiú(注音符号:ㄌㄟˊ ㄑㄧㄡˊ),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被拘囚的人。其中“纍”通“縲”(léi),本义为绳索,引申为捆绑、拘系之意。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强调因罪被羁押的囚犯状态。
通假关系
“纍”是“縲”的通假字,“縲”原指黑色绳索,后指拘系犯人的刑具(如《论语·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因此“纍囚”即被绳索束缚的囚犯,代指狱中受押者。
文献用例
近现代延伸
在明清及近代文学中,常与“释累囚”“清岸狱”等表述关联,反映司法宽赦或政治举措,如陈子龙诗“乃清岸狱,乃释累囚”。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左传》《新唐书》等原典。
纍囚(lěi qiú)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困、束缚的状态或感受。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纍”和“囚”。
根据《汉字源流字典》,纍的部首是纟(糸),表示与线、绳等有关。纍的笔画数是11画。囚的部首是囗,表示围住。囚的笔画数是5画。
纍囚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纍囚。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有一些变化,但在本例中并未找到古时候的写法。
1. 在这段时间里,他在工作上遇到了许多问题,感到十分纍囚。
2. 他因为犯罪行为而被判入狱,从此陷入了纍囚的生活。
纍囚并没有常见的组词,因为它本身已经是一个完整的词语。
纍囚的近义词有束缚、困顿、困扰等。纍囚的反义词有自由、解脱、敞开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