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离经畔道的意思、离经畔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离经畔道的解释

(1).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 元 费唐臣 《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有读四书小註声”原注:“读小注子弟,到后来上者无离经叛道之虑,次亦免场中出丑,东问西问。” 清 谭献 《<古诗录>序》:“微言絶,大义乖,破文析理,离经畔道,末学横流,由是滋蔓。” ********* 《民彝与政治》:“所标为微言大义者,终以扞格而不能深中乎人心,而其指为离经畔道之防者,将终于遇机而卒发。”

(2).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郭沫若 《匪徒颂》:“倡导太阳系统的妖魔,离经畔道的 哥白尼 呀!”亦作“ 离经叛道 ”。 茅盾 《子夜》一:“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离经畔道(原词应为"离经叛道")是汉语中的经典成语,其核心含义指背离传统准则与主流思想体系。从汉语词源学角度分析,"离经"最早见于《礼记·经解》"絜静精微,《易》教也……《易》之失,贼。则深于《易》者,亦失之离经矣",本义指偏离儒家经典要义;"叛道"出自韩愈《原道》"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强调违背正统道统的传承。

现代语义学层面,《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现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016)。该成语的语义演变经历了从具体经学范畴到抽象价值判断的扩展过程,在当代语境中既保留着对儒家经典背离的原初义,又衍生出突破常规、挑战权威的革新义。

从构词法来看,"离"与"叛"构成并列式动词结构,强化了背离行为的双重属性;"经"与"道"作为并列宾语,既指代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又涵盖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体系。这种四字格结构符合汉语成语"二二相承"的典型特征,在韵律上形成仄平仄平的声调组合,具有强烈的语义张力和批判色彩。

网络扩展解释

“离经畔道”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1.发音与基本含义

2.出处与演变

3.近义词与反义词

4.使用场景

5.注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语境,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古籍原文及现代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蚌螺襃禅霸心笔海鸊鹈刀逼桚长虑畅洽慈眉善目待命东林恫震发茎法则风字砚覆盎盖帽儿工巧明搆间傋霿锅灶寒进皇封黄浦诙谲火气剪葺甲衣劫富济贫介字几格竟岁禁弃靳巧禁微刻刀琅园磏勇禄臣绿肥马杜卖大户满埳蛮攀五经满业每度妙材牛埭陪酒邱垄泉涂阙焉日甚一日神标实据顺脑顺头私誉铁丝温存谐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