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慈母的音容笑貌。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倪文正公与弟献汝二书》:“此事心本无愧,人亦共明……惟是其自处未免牵濡,住居本宜隔别,何当犹使得承慈息。”按,承慈息是指 倪 已出之妻 陈 尚依 倪 母而居之事。
"慈息"属于汉语中的复合词,需从构词语素进行解析。根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修订版)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版)的记载:
慈:《说文解字》释为"爱也",核心义项包含:
息:甲骨文作"自心"会意,《广雅》训为"安也",主要义项包括:
复合义:根据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复合词演变研究》(2019)的考释,"慈息"在明清文献中多指:
该词现代多用于宗教哲学文献,普通语境建议使用"慈爱""慈惠"等规范词。汉语学界相关研究可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近代汉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8)第3547条。
“慈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í xī,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细微差异,综合权威来源可作以下解释:
核心释义
指慈母的音容笑貌,常用于表达对母亲的怀念或描述母亲温柔的形象。
例:清代平步青《霞外攟屑》中“得承慈息”,即指倪文正公的妻子仍与倪母共同生活,延续母亲的关怀。
结构分析
文献记载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如清代文人作品中,用于表达对母亲的敬重或追忆。
现代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领域,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具体指向。
部分来源(如)提到“慈息”有“慈悲宽厚”的引申义,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词典,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扩展解读。建议以“慈母音容”为核心释义,避免混淆。
“慈息”是一个古典色彩浓厚的词语,需结合文献和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清代文集。
敖言把鼻表庆蔽狱勃然波涛参乱巢居穴处成己成物称力传信鸟楚宫吴苑赐沐打悲遏阻法兰西内战繁穰改梁换柱高夐酣遨涸鱼赫咤歡呼慧丽活信降名降意剑外稼事稽山子鸠鹄库娄烂醉如泥脸戏儿萝菔虑微马钱子秣马厉兵磨研钱贯浅昧弃繻年权假纫鍼弱房辱子桑寄生少说神妙收揽书工躺卧桃花盐韬略挺解通私头上著头万口一辞虾胊晞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