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里尉的意思、里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里尉的解释

古时乡里小吏。《管子·立政》:“分州以为十里,里为之尉……审閭閈,慎筦键,筦藏於里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里尉"是中国古代基层治安官吏的专称,主要职责是管理一里(古代基层行政单位)的治安与户籍事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官职性质与层级

    "里尉"属于基层治安官吏,通常隶属于"司市"或地方官府管辖。其职位低于"司稽"(掌管市场稽查),主要负责里坊内部的秩序维护、户籍稽查及治安巡查。《周礼·地官·司市》记载基层官吏体系为:"司市下大夫二人……胥师、贾师、司虣、司稽、胥、肆长",其中"司稽"统领巡查人员,里尉可能在此体系内运作。

  2. 核心职能

    • 户籍管理:登记里内人口,稽查流动人员,如《管子·立政》提到"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里尉职能与之类似。
    • 治安巡查:缉捕盗贼,调解纠纷,《文献通考·职役考》载秦汉时"里有里正,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
    • 赋役协助:配合上级征收赋税、征调劳役,如唐代里正"催驱赋役"的职责可溯及前代里尉。
  3. 历史演变

    该职多见于周代至南北朝时期,隋唐后逐渐被"里正""坊正"取代。北魏《洛阳伽蓝记》载"里尉吹哨巡行",说明其日常巡查职能;《魏书·刑罚志》提及里尉需上报辖区内犯罪行为,体现其司法辅助角色。

注意:"里尉"为特定历史词汇,现代汉语极少使用。释义需结合《周礼》《通典》等典籍,避免与现代词汇混淆。


来源说明

网络扩展解释

“里尉”是中国古代官职制度中的一个历史名词,主要含义和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里尉指古代地方行政机构中的基层小吏,属于官职体系中较低层级的职位,通常负责乡里或邑里的治安管理、户籍审查等事务。

历史背景与职责

  1. 起源与设置
    根据《管子·立政》记载,齐国将州划分为“十里”,每里设一名“尉”,称为里尉,负责管辖区域内的治安、门禁管理(“审闾闬,慎筦键”)。

  2. 职能范围
    里尉需保管钥匙(“筦藏於里尉”),并监督乡里百姓的出入和日常秩序,类似后世的里正或保甲长。

延伸含义

作为成语使用时,“里尉”可比喻职位低微、权力有限的官员。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案犯拜把榜阙步队草介查清鼎膳栋桡杜霸多情善感讽寤根脚关灸还睨和盘托出化本滑浄黄参乎尔毁瘗诲育昏惨剌降重嶕石金刚不坏身记清急头赖脸儁髦跨鹤缠腰灵胥历试沦铺马骝芒羊氓隶面梨铭骨明妆劘规目若悬珠溺婴平运峭崄七辅秋雕入幕宾色作山瀑上臾时侨视如陌路始终如一霜穗枢掾私室塔铃晩憇温暾飨祀笑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