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苛刻狠戾。 清 姚鼐 《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呜呼 秦 人尚刻盭,自兹书亦含秋气。”
“刻盭”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构成可拆解如下:
单字解析
组合词义
两字结合后,“刻盭”形容性格或行为苛刻狠戾,即严厉到不近人情,甚至带有乖张暴戾的特质,多用于书面语境。
使用场景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常见于古籍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需注意,“盭”字本身较为生僻,书写时易与“盭”形近字混淆。
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用例,建议查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工具书。
刻盭(kè lǚ)是一个中文词汇,具有多个意思。在此我们将为您介绍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繁体字、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刻盭由刀(刂)和吕组成,刀是左边的部首,吕是右边的部首。刻盭一共包含9个笔画。
刻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两个古代汉字。刻,古代意为切割、雕刻,表示用刀在某物上刻下刻痕;而盭,古时候是用来量玉器的标尺,也代表象形的一种象草木像的玉器。因此,刻盭可以表示用刀在某物上刻下刻痕,也可以指代一种玉器标尺。
刻盭的繁体字为「刻錄」。
在古代,刻盭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古籍记载,刻盭的旧字形为「刻錄」,刊刻在玉器上。古人用刻盭来测量、刻划玉器,以便保持大小一致。
以下是几个使用刻盭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刻盭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