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终慎始的意思、敬终慎始的详细解释
敬终慎始的解释
谓处事、为人始终谨慎。语出《礼记·表记》:“事君慎始而敬终”。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6*解·康法朗》:“敬终慎始,研覈微章。”
词语分解
- 敬的解释 敬 ì 尊重,有礼貌地对待:尊敬。致敬。敬重(恘 )。敬爱。敬仰。恭敬。敬辞。敬慕。敬献。 表示敬意的礼物:喜敬。寿敬。 有礼貌地送上去:敬酒。敬香。 谨慎,不怠慢:慎始敬终(自始自终都谨慎不懈)。 姓。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慎始的解释 一开始就慎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汉 贾谊 《新书·胎教》:“故君子慎始。” 清 李渔 《慎鸾交·待旦》:“此生既能慎始,必能全终。”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敬终慎始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敬终慎始是汉语中具有哲学深度的成语,指对待事情要始终保持谨慎态度,既在结束时保持敬畏,又在开始时周密考量。该词出自《礼记·表记》中“事君慎始而敬终”,后经演变成为固定表达,强调行事需首尾一致的严谨性。
从词义结构看,“敬终”指对收尾阶段的郑重态度,避免因疏忽前功尽弃;“慎始”则要求初期规划时细致权衡,减少潜在风险。二者结合,既包含时间维度的全程观照,也体现儒家“克己复礼”的修养准则,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所述“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现代使用中,该词多用于劝诫性语境。例如《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处事始终谨慎的品德”(第七版,商务印书馆),常见于政务文书或学术论述,如“城市规划须敬终慎始,兼顾生态与民生需求”。在语义关联上,其与“慎终如始”“善始善终”构成近义关系,但更突出“敬畏”与“审慎”的双重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敬终慎始”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jìng zhōng shèn shǐ,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出处与来源
- 该成语最早出自《礼记·表记》,原文为“事君慎始而敬终”,意为侍奉君主时,需谨慎地开始并恭敬地坚持到底。南朝梁代慧皎的《高僧传》中也有引用:“敬终慎始,研核微章”。
2.字面解析
- 敬终:对事情的结尾保持恭敬、谨慎的态度。
- 慎始:在开始时便小心谋划,避免疏漏。
- 合指从始至终都需保持谨慎,不可懈怠。
3.深层含义
- 强调做事需全过程的专注与严谨,既要重视开端,也要认真收尾,体现持之以恒的责任心。
- 常用于告诫人们为人处世或处理事务时不可虎头蛇尾,需始终如一。
4.用法与示例
- 语法:联合式结构,可作谓语、定语(如“他做事敬终慎始,值得信赖”)。
- 例句:
- 张澜(近代教育家)以“敬终慎始”为家风,注重细节与坚持。
- 古人云:“敬终慎始,研核微章”,体现了治学的严谨态度。
5.近义词与辨析
- 近义词:谨小慎微(但“谨小慎微”更偏重过分小心,而“敬终慎始”强调始终如一的态度)。
- 反义词: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应用场景
适用于教育、职场、家风传承等领域,强调责任感与细致态度。例如:
- 工作场景:项目执行需敬终慎始,避免后期疏漏。
- 个人修养:修身养性应贯穿始终,不可半途而废。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礼记》原文或相关成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土按讯白玉楼帮口暴毙砭灸表笔僰道餢飳策书称材传锡炊沙作饭触手生春电石气钓奇钓台低蛾低栏二享房燕敢干官政寒茭河壖婚啓降拜箭猪绞刑架计日程功计偫丽日丽刑鲁衞铆接马苋逆犯劈脚跟仆遫起除亲善钦刑染爱升拔省候饰辨是非堆手挠素貌素钱宿舍调停铁甲车窝聚无适无莫详典相嵌携屐稀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