刳剥的意思、刳剥的详细解释
刳剥的解释
(1).谓剖腹割皮。《汉书·王莽传中》:“ 翟义 党 王孙庆 捕得, 莽 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筳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感白灵之翔翥,卒不免乎豫且。虽见珍於宗庙,罹刳剥之重辜。”
(2).指杀戮。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因读 禪月 有怀 王慥 使君诗云:‘刳剥生灵为事业,巧通豪俊做梯媒’令人叹息,古已如此。”
词语分解
- 刳的解释 刳 ū 从中间破开再挖空:刳木为舟。刳心(道教指澄清内心的杂念)。 笔画数:; 部首:刂; 笔顺编号:
- 剥的解释 剥 ā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剥皮。剥花生。 剥 ō 义同(一),用于复合词:剥夺。剥削(?)。剥落。剥蚀。生吞活剥。 笔画数:; 部首:刂;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刳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以下是综合解释:
-
基本释义
- 剖腹割皮:指古代一种残酷的刑罚或解剖行为,常见于史书记载。如《汉书·王莽传》提到太医与屠夫“刳剥”犯人内脏以研究医术。
- 杀戮:引申为残害、屠杀,如曹植《神龟赋》中“罹刳剥之重辜”暗喻神龟被杀害的命运。
-
引证与用法
- 该词多用于描述血腥或暴力场景,如《汉书》记载王莽命人解剖叛党首领王孙庆,即用“刳剥”形容这一过程。
- 在文学中,常与“刳胎焚夭”“刳肝沥胆”等成语关联,强调极端手段或惨烈后果。
-
读音与结构
- 拼音为kū bāo,注音符号为ㄎㄨ ㄅㄠ。
- 由“刳”(剖开)和“剥”(剥离)两个动词复合而成,强化动作的残酷性。
-
现代语境中的使用
- 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研究历史、古籍或文学创作时。需注意其血腥含义,避免不当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汉书》等典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刳剥》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残酷地剥夺或伤害他人,其含义较为负面。下面将对该词进行详细解析。
一、拆分部首和笔画:
《刳剥》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第一个字《刳》读作“kū”,其部首为“刂”(刀字旁),共4个笔画。第二个字《剥》读作“bō”,其部首为“刂”,共9个笔画。
二、来源:
《刳剥》一词起源于古代汉语,是由两个独立的字词组成而成的。
三、繁体:
《刳剥》的繁体字为《刳剥》。
四、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的汉字写法中,刳剥的写法与现代相同,没有较大的变化。
五、例句:
1. 他们心狠手辣,经常刳剥弱者的利益。
2. 这个犯罪团伙擅长刳剥无辜市民的财产。
3. 这个公司由于刳剥员工权益而风评极差。
六、组词:
根据《刳剥》的意思,可以构造以下相关词语:
1. 刳夺:指以强制手段夺取他人的财产或资源。
2. 剥削:指强制利用他人劳动力或资源,欺压剥夺他们的合法权益。
七、近义词:
与《刳剥》意义相近的词语有:
1. 剥夺:指强行从他人手中夺取财产、权益等。
2. 掠夺:指用强力抢夺、掠取他人的财物。
八、反义词:
与《刳剥》意义相反的词语有:
1. 保护:指维护他人的权益和利益,确保其享有应有的保护。
2. 关爱:指寻求并关怀他人的需求和利益,不加以剥夺或伤害。
总之,《刳剥》一词形容了残忍地剥夺或伤害他人,具有负面含义。了解其拆分部首和笔画、繁体字、源自古时汉字写法以及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