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道路以目的意思、道路以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道路以目的解释

[to be frightened into complete silence but to exchange their hatred with eyes] 人们在路上相遇时不敢打招呼,敢怒而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形容反动统治的暴虐与专横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周语上》

百姓嗷嗷,道路以目。——《三国志·董卓传》

详细解释

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多表示政治黑暗暴虐。《国语·周语上》:“ 厉王 虐,国人谤王, 邵公 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 卫 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新唐书·颜真卿传》:“﹝ 李林甫 ﹞权宠日甚,道路以目。” 鲁迅 《伪自由书·止哭文学》:“此后要防的是‘道路以目’了,我们等待着遮眼文学吧。”亦作“ 道路侧目 ”。《元史·阿鲁浑萨理传》:“ 桑哥 为政暴横……所在囹圄皆满,道路侧目,无敢言者。”《明史·李文祥传》:“朝野寒心,道路侧目。” 冰心 《晚晴集·追念振铎》:“在‘四害’横行,道路侧目的时期,我常常想到 振铎 ,还为他的早逝而庆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道路以目"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其详细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含义

    "道路以目"指百姓在道路上相遇时不敢交谈,只能用眼神示意。其中:

    • "道路":代指公共场合
    • "以目":通过眼神交流
  2. 深层寓意

    形容在暴政统治下,民众因恐惧而不敢言论自由的社会状态,暗含对高压统治的批判。如《汉语大词典》释义:"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二、历史典故

该成语典出《国语·周语上》:

"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背景解析:

三、权威释义

参考权威辞书解释:

  1. 《汉语成语大词典》

    "形容统治者暴虐无道,人民不敢讲话,只能以目示意"

  2. 《古代汉语词典》

    "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指暴政下百姓缄口不言"

四、现代运用

该成语常用于:

知识补充:该典故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同源,共同构成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警示思想。

网络扩展解释

“道路以目”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释义

指百姓在暴政统治下,因恐惧而不敢公开交谈,只能通过眼神示意交流。该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残暴统治的憎恨与压抑的言论环境。


出处

源自《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描述周厉王时期用严刑压制言论,导致民众路上相遇仅敢以目相视。


语法与用法


近义词与反义词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专制统治下的言论不自由,或高压环境中民众的沉默状态。如历史暴政时期(如周厉王、“四人帮”)、文学作品中影射社会压抑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国语》《史记·周本纪》等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哀时阿拉巴图白狼北昆藏奸蚕禾呈词雠僞船员粗荦错过时机调卫对开杜门自守犯厉謌謡故衔亥合嘿嘿洪惟鹘沦昏湎戛磨燋烽鲛珠嘉言懿行经心金尽裘敝窘况旧要卷积云铠曹愧色流芳龙蹻经沦堕麦角眇跛鸣漱暮老闹羊花配侑漂零瑞木三年艾撒扇使者书家宿夕陶阮通花通然驮鸟跅弢不羁文话吴文俊下番线虫湘裙小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