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榷酒钱的意思、榷酒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榷酒钱的解释

唐 代对酤户及酤肆征收的酒税。 唐 元稹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今请天下州府榷酒钱,一切据贯配入两税,仍取两贯以上户均配,两贯以下户不在配限。” 唐 李德裕 《奏银妆具状》:“ 贞元 中, 李錡 任观察使日,职兼盐铁,百姓除实出榷酒钱外,更置官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榷酒钱是中国古代实行的酒类专营税制,其核心特征为政府通过垄断生产或征收高额税费实现财政收入。该制度最早可追溯至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推行的"酒榷"政策,唐代中期形成系统化征管体系,具体表现为三种模式:

  1. 完全专卖制:官府自设酒坊酿造销售,《新唐书·食货志》载"官自酤,收利三千缗"
  2. 特许经营制:向特定商户征收每斗150文的榷酒钱
  3. 配酿制:按户等强制配售酒曲,违者治罪

这项制度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结构,据《中国财政通史》统计,唐德宗时期榷酒收入占比国家岁入达8.7%。宋代演变为"买扑"法,允许商人竞标经营区域酒务,该制度存续至明清时期逐步被酒税替代。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国家通过对酒类产销的垄断或管制而获取的财政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榷酒钱”是唐代针对酒类生产与销售征收的专项税,具体解释如下:

  1. 定义与性质
    指唐代政府向酤户(酿酒户)和酤肆(酒铺)征收的酒税,属于国家专卖制度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垄断酒业增加财政收入。

  2. 历史背景与实施方式

    • 该税制最早见于唐德宗时期,通过《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确立,要求将榷酒钱按户等(以资产划分)纳入“两税法”体系,优先对资产两贯以上的富裕户征收。
    • 部分地区(如李錡管辖的浙西)曾实行“官酤”制度,即政府直接经营酒业,与榷酒钱并行。
  3. 财政作用
    榷酒钱是唐代中后期重要的税收来源之一,与盐铁税并列,用于填补安史之乱后的财政缺口,反映了当时政府对经济管控的强化。

补充说明:
“榷”即专卖、专营之意,唐代榷酒政策历经多次调整,从完全官酿到允许民间纳税经营,体现了税收制度的灵活性。相关记载可见于元稹、李德裕等唐代官员的奏章。

别人正在浏览...

阿吴悲歌击筑比肩齐声禀惧厕所茬口插身大年三十倒转帝名趸批费吕汾阳帽分装芣苢裹持寒疝黄牌环海慧语祸适浆饭蝍且甘带既死霸酒评鲁赵絶目句廉攈载刻期岿巍两程力本利福六冲柳腰莲脸龙胄冒贵马前课绵绒木兰年深日久俳谐体迁让谯励权家嗓门韶龄省舍十二时盘实境肆法四乳台中通好同花吐火文孙险棘笑嘕下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