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牋的意思、金花牋的详细解释
金花牋的解释
洒有泥金的笺纸。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上( 唐玄宗 )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为?’遽命 龟年 持金花牋,宣赐翰林学士 李白 ,立进《清平乐词》三篇。”亦省称“ 金花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张南华 宫詹云:‘遥识催粧日,金花艷擘笺。’”
词语分解
- 金的解释 金 ī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
- 花牋的解释 精致华美的笺纸。 唐 黄滔 《秋色赋》:“ 潘岳 乃惊素髮,感流年,抽綵笔,叠花牋。” 唐 王建 《宫词》之五:“内人对御叠花牋,绣坐移来玉案边。”
专业解析
金花牋(亦写作"金花笺")是中国古代一种装饰华美、工艺考究的纸张,主要用于书写诗文、信札或绘制书画,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艺术价值。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基本定义
金花牋指在优质纸张(如皮纸、宣纸)表面,用泥金、洒金或描绘金粉等工艺,饰以金色花纹图案的笺纸。"牋"同"笺",意为小幅华贵的纸张。其核心特征在于"金"与"花"的结合——以金色为装饰主体,纹样多为花卉、云纹、龙凤等吉祥图案,彰显富丽堂皇之感。
二、字义解析
- 金:
指黄金或金色颜料,象征尊贵。工艺包括:
- 泥金:将金粉调胶后直接描绘纹样。
- 洒金:将金箔碎片洒落纸面形成斑点或片状装饰。
- 描金:用金粉勾勒图案轮廓。
- 花:
泛指装饰性纹样,不限于花卉,亦含几何纹、瑞兽纹等,体现精巧的装饰艺术。
- 牋(笺):
特指加工精良的小幅纸张,常用于文人雅士书写酬答。
三、工艺与特征
- 材质:多选用韧性强、吸墨性佳的皮纸或宣纸为底。
- 装饰技法:除金粉外,部分会辅以朱砂、靛蓝等彩绘,或结合砑光(打磨抛光)工艺使纸面光润。
- 纹样主题:常见缠枝莲、折枝梅、鸾凤、云鹤等,寓意吉祥,兼具审美与象征意义。
四、历史与文化背景
金花牋盛行于唐宋至明清时期,尤其为宫廷和士大夫阶层所重:
- 唐代:皇家用笺多饰金花,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中"金花帖"即指此。
- 宋代:文人雅士推崇,米芾《书史》记载"金箔纸"用于名帖。
- 明清:苏州、成都等地成为金花笺制作中心,纹样更趋繁复。
其不仅是书写载体,更是身份象征与礼仪用品,常见于圣旨、官诰、礼单及文人互赠诗作。
五、用途
- 宫廷文书:如诰命、敕书需用洒金笺以示威仪。
- 文人书画:题诗、信札、扇面等,提升作品艺术价值。
- 节庆赠礼:如年帖、婚书选用金花笺表达隆重之意。
参考资料
-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金花笺"词条:指饰有金箔图案的华美纸张。
- 工艺考据:《中国书画装裱艺术》(文物出版社),详述传统笺纸制作技艺。
- 历史文献:清·叶德辉《书林清话》载:"宋人书帖喜用金花纸"。
- 文学例证:唐·白居易《题诗屏风绝句》:"金花银碗饶君用,罨画罗衣尽嫂裁",侧面反映唐代金花纸的普及性。
网络扩展解释
“金花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金花牋”字面指洒有泥金装饰的笺纸,常用于书写诗文或重要文书。其中“金花”比喻笺纸上金色的花纹或装饰,“牋”即纸张。后衍生为形容文章辞藻华丽、文笔优美,多用于赞美文学作品或作者的写作水平。
二、历史背景与用法
- 实物用途:唐代宫廷曾用金花牋书写御用诗文。例如唐玄宗命李白在金花牋上创作《清平乐词》,体现其尊贵性。
- 文学比喻: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以“金花”代指华美的笺纸,进一步强化了该词与文学创作的关联。
三、结构解析
- 字形:由“金”“花”“牋”三字组成,前两字强调装饰的华丽,后一字点明载体属性。
- 发音:拼音为jīn huā jiān(注:部分方言或历史文献中可能读作piān,但现代标准读音为jiān)。
四、相关延伸
- 近义表达:类似“锦心绣口”“字字珠玑”等,均用于称赞文采。
- 文化意象:金花牋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象征古代文人对文字美感的追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用例或相关诗词,可参考《杨太真外传》《随园诗话》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阿剌冰溜操戈入室产子侈慢黨碑蹈规循矩登假调犯雕斲弟道断珪缺璧顿递酒蘩虂飞申冯轼氛浊付身纲贯高跱耕籍公众投资基金枸杞子广度关情脉脉黑漆燎光懽呼回书降锡结汇鸡鸣而起紧关计年襟纫进陟几所居心叵测慷爽括责裤裙雷辕流绚龙驰虎骤龙腾虎踯卖犊买刀明两男口闹埽普天亲服启瀹瑞禽沙筯生死无贰生油手法四海汤浴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