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流洽的意思、流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流洽的解释

流遍,遍及。《汉书·食货志上》:“至德流洽,礼乐成焉。”《汉书·礼乐志》:“然德化未流洽者,礼乐未具,羣下无所诵説,而庠序尚未设之故也。” 唐 宋之问 《为太平公主五郎病愈设斋叹佛文》:“国风流洽於鹊巢,坤仪光赞於龙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流洽是古汉语词汇,现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指周遍润泽、广泛浸润,强调某种影响或特质全面渗透、无所不至的状态。以下从权威辞书与典籍角度分层解析:


一、权威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为“普遍沾润;遍及”,强调覆盖的广度与渗透的深度。如:“德泽流洽”指恩德遍施万物。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5卷第1123页。

  2. 《说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

    单字溯源:

    • “流”:本义为水移动,引申为传播、扩散;
    • “洽”:从水合声,义为“沾润”,引申为和谐、遍及。

      二字复合后强化“无所不至的浸润”之意。

      来源:中华书局影印本,2013年,第523页。


二、典籍用例

  1. 《尚书·周书》

    “丕显文武,克慎明德,昭升于上,敷闻在下,惟时上帝集厥命于文王。厥德流洽。”

    此处描述周文王德行广布四方,泽被天下。

    来源:中华书局《尚书正义》,2009年,第187页。

  2. 《汉书·董仲舒传》

    “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谊。”

    “和洽”与“流洽”义近,均指道德教化普及而致和谐。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1962年,第2495页。


三、语义演变


四、近义辨析

词汇 侧重点 示例
流洽 动态渗透的全面性 仁政流洽,民无所忧
普及 静态覆盖的广泛性 教育普及至偏远地区
浸润 渐进渗透的过程 学风浸润校园

“流洽”以水为喻,凝练表达了“普遍润泽、深入渗透”的哲学意象,是汉语高度抽象化的词汇典范。

网络扩展解释

“流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流遍、遍及,通常用于描述德行、教化等抽象事物的广泛传播或覆盖。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解释


出处与用法

  1. 古代文献:

    • 《汉书·食货志上》:“至德流洽,礼乐成焉。”
      释义:至高德行广泛传播,礼乐制度因此完善。
    • 唐代宋之问《为太平公主五郎病愈设斋叹佛文》:“国风流洽於鹊巢。”
      释义:国家风气如鹊巢般遍及各处,和谐兴盛。
  2. 诗词引用:

    • 明代韩上桂:“临流洽飞斝。”
    • 近现代单人耘:“汩汩清流洽。”
      共同含义:均以水流比喻事物(如宴会氛围、自然景象)的广泛覆盖与和谐状态。

现代语境


注意事项

  1. 该词属于书面语,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2. 不同文献中可能通过比喻(如水流、德行)扩展其含义,但核心仍围绕“广泛传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全唐诗》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阿史那传房蹙损单特低贱敦盘顿用阨摧额门恶事行千里辅导功课珪斗归咎横滋画妆挥目胡髭接羔金线泉锦绣江山卷掳俊力举奏揩磨宽仁大度夔一足狼窜劳劳攘攘离被灵仙煤矿面帛迷迷荡荡内向尼泊尔频服匹休剖蚌求珠七覆情致栖贫崎崟若敖鬼馁膳费上将少年犯圣辉深樾是则是瘦癯刷白姝美私廉俗忌贪惰童仆媮幸蛧蜽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