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竈的意思、釜竈的详细解释
釜竈的解释
锅灶。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驊騮騄驥,天下之骏马也,使之与貍鼬试於釜灶之间,其疾未必能过貍鼬也。” 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之二:“夜阑著灰封釜灶,自忝文武养丹砂。”
词语分解
- 釜的解释 釜 ǔ 古代的一种锅:釜底抽薪。破釜沉舟。 中国春秋战国时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标准不一。 笔画数:; 部首:金; 笔顺编号:
- 竈的解释 竈 à 见“灶”。 笔画数:; 部首:穴;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釜竈(fǔ zào)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复合词,由“釜”和“竈”两个单字组合而成,特指古代烹饪食物的核心设施——锅与灶台的整体。以下从形、音、义及文化内涵进行详细阐释:
一、单字解析与核心词义
-
釜(fǔ)
- 本义:古代炊具,形似圆底锅或无足鼎,用于煮饭、烧水。《说文解字》释为“鍑也”,即大口锅类器具。
- 文化象征:常与生活艰辛关联,如成语“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破釜沉舟”(项羽典故,喻决一死战)。来源:许慎《说文解字》卷十四。
-
竈(zào)
- 本义:用砖石砌成的生火炊煮设备,现代简化为“灶”。《释名·释宫室》载:“竈,造也,创造食物也。” 来源:刘熙《释名》卷五。
- 社会意义:古代为家庭生活中心,民间有祭灶神习俗(腊月廿三“小年”)。
复合义:“釜竈”指代完整的炊事系统,强调锅与灶的功能结合,是古代厨房的核心设施。
二、文化内涵与历史演变
-
生活载体
在农耕社会中,“釜竈”象征家庭温饱与生存基础。《汉书·五行志》记载“灶者,生养之本”,凸显其社会重要性。
-
军事隐喻
“破釜沉舟”中“釜”为关键意象,体现决绝之心。《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彰显背水一战的意志。
-
民俗信仰
竈神(灶王爷)崇拜源于先秦,传说其掌管家庭祸福,形成“祭灶”传统。宋代《东京梦华录》详述腊月祭灶仪式。
三、现代使用与语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釜竈”一词已罕用,多被“灶台”“锅灶”替代,但仍存于以下语境:
- 成语典故:如“破釜沉舟”“釜底抽薪”保持高频使用。
- 方言留存:部分方言区(如吴语)仍保留“镬灶”(huò zào)等类似表述。
- 学术研究:考古学、民俗学文献中用于描述古代炊具组合。
四、权威文献参考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释“釜”为炊器,“竈”为炊食设备。
-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2013:卷十四释“釜”,卷十释“竈”。
- 司马迁. 《史记·项羽本纪》[DB/OL].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项羽破釜沉舟典故原文。
-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卷十》[DB/OL]. 国学导航:宋代祭灶风俗记载。
(注:古籍原文链接优先采用权威古籍数据库,现代著作标注纸质版信息以确保来源可靠性。)
网络扩展解释
“釜竈”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字义分解
- 釜(fǔ):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代的锅,常用于成语如“破釜沉舟”“釜底抽薪”。
- 竈(zào):即“灶”的异体字,指生火做饭的设备,如炉灶、灶台。
2.整体含义
“釜竈”合称表示锅与灶,泛指炊事用具或烹饪设施,例如“拆除旧釜竈”即指拆除老旧的锅灶设备。
3.相关扩展
- 古代“釜”多为金属制,用于煮食;“竈”则用土石搭建,用于烧火。
- 现代汉语中,“竈”已简化为“灶”,但古籍或特定语境中仍可见“釜竈”的写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用法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古代文献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北朔变质碧琳侯泊栢貙貚打雄貂裘换酒钓藤二心贩佣奋力负雀关楗汩沉龟婆鸿庞桦皮脸化物胡拿检省叫聒贾生景遇尽在不言中纠掾捐助淩雨马扬弥衍猱升暖灵批逆鳞乾象历七醢琼丝泉原麴米人蓡儒释丧检上啓赡智身体发肤诗准树杪疏苗蜀雓嵩生岳降俗笔速狱谈辞听直脱孝温纶握中无匹仙岛纤仄孝恭蟹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