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诗。 汉 严忌 《哀时命》:“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
“属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属诗”读作shǔ shī(部分语境中“属”可能读zhǔ,表示“连缀、创作”),指作诗的行为。该词强调通过诗歌形式表达情感或思想,常见于古典文学语境。
词源与结构
文学用例
汉代严忌在《哀时命》中写道:“志憾恨而不逞兮,杼中情而属诗”,意为“心怀遗憾却无法实现,于是抒发情感而作诗”。
常见误解
部分来源(如)将其解释为“具有诗人特质”的形容词性成语,但根据古籍引用及权威词典(如汉典、查字典),其核心用法更倾向于动词性,指“作诗”这一具体行为。
多用于形容古典文学创作,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组词或例句,可参考中的扩展内容。
《属诗》这个词是一个专业名词,是指附在古代文献文稿中的一种体裁,又称为注解诗。属诗通常是文献正文后,以诗歌形式记录对文献的注解、解释、评析和补充,以增加文献的详实性和流传价值。
《属诗》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尸,右边的部首是比。根据部首和笔画,可以将《属诗》的拼写分解成“尸比”(部首)和“五”(笔画)。
《属诗》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修订和注解的实践中。在古代,文献往往需要不断地增删修整,亦或有新旧版本之别,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文献修订者会在文献后附上诗歌形式的注解,以便全面解读文献内容。这种注解形式逐渐被称为“属诗”。
《属诗》在繁体中的写法为「屬詩」。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属诗》在古代常见的写法为「屬詩」。根据古代字典的记载,它的发音和意思与现代写法是一致的。
1. 这本古籍的《属诗》详细解释了其中难以理解的内容。
2. 他撰写了一篇《属诗》来解读文献中的古语词句。
组词:续书、附注、修释
近义词:注解诗、评论诗
反义词:正文、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