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巧的意思、贤巧的详细解释
贤巧的解释
贤人巧匠。《韩非子·用人》:“君人者,能去贤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万不失,则人力尽而功名立。”
词语分解
- 贤的解释 贤 (賢) á 有道德的,有才能的:贤明。贤德。贤能。贤良。贤惠。贤淑。贤哲。贤人。圣贤。礼贤下士。 敬辞,多指行辈较低的:贤弟。贤侄。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 笔画数:; 部首:贝; 笔
- 巧的解释 巧 ǎ 技能好,灵敏:巧妙。巧思。巧劲。巧干(刵 )。精巧。轻巧。乖巧。心灵手巧。巧发奇中。 美好:巧笑(指美好的笑貌)。 虚伪(特指语言):巧言。巧诈。巧辩。巧言令色。 恰好:巧合。巧遇。恰巧。 拙
专业解析
贤巧(xián qiǎo)是古汉语复合词,由“贤”与“巧”组合而成,需分项释义:
-
贤良工巧
指兼具品德与技艺的人才。“贤”强调德行高尚(如《说文解字》:“贤,多才也”),“巧”指技艺精湛(《周礼·考工记》:“材有美,工有巧”)。合称见于《管子·君臣下》:“选贤巧之士,以为辅佐”,指选拔德才兼备者辅佐政事。
-
贤能巧智
引申为智慧与才能的融合。《韩非子·有度》:“贤巧之智,弃而不用”中,“贤巧”指治国者应有的智谋与能力,强调其策略性价值。
-
伦理与技艺的统一体
古代文献中,“贤巧”隐含道德优先性。如《墨子·尚贤上》:“贤者举而上之”,“巧”需以“贤”为根基,体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礼记·乐记》)的价值观。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4)第10卷,第279页
-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中华书局,2013)
- 《韩非子集解》(王先慎,中华书局,1998)
- 《管子校注》(黎翔凤,中华书局,2004)
- 《周礼正义》(孙诒让,中华书局,1987)
网络扩展解释
“贤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释义
- 核心含义:指“贤人巧匠”,即德才兼备的贤人和技艺高超的工匠。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一致出现,如汉典()和诗词古文网()。
- 古典出处:最早见于《韩非子·用人》:“君人者,能去贤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万不失,则人力尽而功名立。” 此处强调治国者需善用不同人才()。
2.词义解析
- “贤”与“巧”的拆分:
- 贤:指智慧、德行出众的人。
- 巧:指技艺精湛、灵活机变的能力。
- 综合理解:二字结合既强调品德高尚,又突出才能卓越,常用于形容兼具德行与技艺的复合型人才()。
3.现代用法与争议
-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引申为“聪明、善于应对事务”,但这一含义缺乏古典文献支持,可能为现代语境下的扩展或误读()。
- 建议在正式语境中沿用传统释义,避免歧义。
4.应用示例
- 古文例:如《韩非子》中强调治国需平衡“贤巧”与“中拙”两类人才。
- 现代例:可用于描述德才兼备的工匠、艺术家或管理者,例如:“传统工艺的传承离不开贤巧之人的坚守。”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韩非子》原文或权威古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边钥摽牓禀气蟾蜍长算远略尘相敕设叱吸冲輣传称黜黑楚掠出学钓叟地藏菩萨端由厄穷尔雅纷诡覆函浮迹甫能跟赶雇夥海壖还责潢汉焕耀画中人狐狼叫取进退消息金镞箭刊缉苛索来人来函良将炼行露酒偶然性攀髯破气翘思秦成秋绪启祯燃灰三岛扫定山家神影视含时来运旋四伯肆迹铜羽突冲五达道无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