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度表中随温度变化而升降的柱状水银液体。 茅盾 《子夜》二:“寒暑表的水银柱依然升到八十度,人们便感得更不可耐的热浪的威胁。” 杨凡 《说以衣帽取人》:“我们的生活像春天计温表的水银柱一样,一天一天地升高着,人们的衣着装束也在改变着。”
水银柱是物理学与气象学领域的专业术语,指由液态金属汞(俗称水银)在密闭玻璃管中形成的柱状液体形态。其核心特征是通过汞的膨胀或收缩反映温度、压力等环境参数的变化,主要应用于温度计、气压计等科学仪器。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水银柱特指“温度计或气压计内用水银密封的玻璃管中,随温度或压力变化而升降的汞柱”。汞的物理性质使其成为理想的测量介质:在标准大气压下,汞的凝固点为-38.83℃,沸点达356.7℃,具备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其体积与温度呈线性变化关系,且表面张力大,能在玻璃管内形成清晰可见的液面。
从应用场景分析,水银柱的经典案例包括:
该术语最早见于17世纪欧洲科学文献,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通过汞柱实验首次证实大气压力的存在。中国明清时期《物理小识》等著作中记载的“水银尺”即为汞柱测量技术的早期应用实例。
水银柱是一个多领域术语,其核心含义和扩展应用如下:
一、基础定义 指温度计中用于指示温度变化的柱状液态水银,通过热胀冷缩原理实现刻度升降。例如体温计中,水银柱上升至37℃即表示人体正常体温。
二、科学应用
压强单位
以汞柱高度(毫米/厘米)作为非国际压强单位,符号为mmHg/cmHg,常用于血压测量(如120/80mmHg)和大气压表示(标准大气压=760mmHg)。
工程测量
在真空技术中用于检测低压环境,因水银在低黏性条件下仍能保持测量精度。
三、物理特性
水银(汞)具有高密度、强流动性、-39℃凝固的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测温介质。其柱状形态变化能直观反映微小温度或压强变化。
四、文学用例
茅盾在《子夜》中以「寒暑表的水银柱升到八十度」隐喻环境压力,体现修辞手法中的具象化表达。
注意事项
血压计使用后需将水银柱复位至零点,避免因重力导致测量误差。该术语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引申含义,但科学领域仅保留物理量定义。
安富恤穷棒喝苞苴竿牍辩释冰条柴断长结长右插条承孙承颜赤绋螭鬽魍魉打稿待诏打旋罗第次都领饭鬻藩篆風高放火,月黑殺人腹坚共川鼻饮怪道关机号称花边人物画制頮沐搅闹嘉壮接絶技和竞今疏古阔辟库子啷当,啷当儿马房马黄没心没想棉大夫闽越漠溟蟠际配兵乾烈牵引力忍垢偷生濡濯上馆子十际涕淫婉和瓦查尿溺为虎作伥问天买卦五佐显名屑玉席篾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