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跼顿的意思、跼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跼顿的解释

犹颠仆。《晋书·刘曜载记》:“ 曜 将战,饮酒数斗,常乘赤马无故跼顿,乃乘小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跼顿(jú dùn)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合成词,由“跼”和“顿”两个语素构成,主要用于形容身体姿态或精神状态上的窘迫、困顿之状。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


一、分字释义

  1. 跼(jú)

    本义指身体弯曲、蜷缩。《说文解字》释为“曲也”,引申为因受限制而无法舒展的状态。

    例:跼天蹐地(形容处境窘迫,畏缩不安)。

  2. 顿(dùn)

    有“停顿”“困顿”之义,强调动作受阻或精神疲惫的状态。《广雅》注:“顿,僵也”,指僵直不动或陷入困境。


二、合成词释义

跼顿整体表示:


三、文献用例与权威参考

  1. 古代典籍

    《后汉书·仲长统传》载:“跼顿高埳,禽兽异群”,描述贤者屈身于险隘之地的困顿境遇(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

    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亦有“跼顿匍匐,戾于岩墙之下”之句,喻指文人受压制的生存状态(来源:《柳河东集》)。

  2. 现代辞书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释为:“屈曲困顿。形容处境窘迫,行动不得舒展。”

    《辞源》(商务印书馆)注:“跼促困顿。谓处境艰难,行动受束缚。”


四、同义词与反义词


五、现代使用提示

该词属书面语,多见于古典文学或学术论述中,日常口语极少使用。其语义侧重外在束缚与内在压抑的交织,适用于描述政治压抑、环境逼仄或精神受困的复合情境。


参考文献来源(基于权威出版物,暂未提供网络链接):

  1. 许慎《说文解字》
  2.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柳宗元《柳河东集》
  4.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5. 《辞源》(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网络扩展解释

“跼顿”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语境

3.构词分析

4.使用场景

5.相关词汇对比

提示:如需深入理解,建议结合《晋书》原文及注释,或查阅专业古汉语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板渚拔帜易帜冰洁宾朋满座炒青趁闹斥候崇笃丑诋捶胸出疹子祠谒错枉第令动弹伐兵繁然奋荣改削干安赶海后天失调娇颜桀逆惊骇经幄金印系肘九滨课写愧疚老娘亲连甍敛席礼毕礼赗灵母面署第一眇眇谋生木牀木那克鸟吟牛屋爬蛋判割披发榷课群仆少敍生纸身外事诗博士石郭世器同心苣晩禾乡里仙禁仙者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