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戡定的意思、戡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戡定的解释

(1).能定,克定。《书·康王之诰》:“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 孔 传:“当尽和天下赏罚,能定其功,用布遗后人之美言,施及子孙无穷。”

(2).平定。《隋书·虞世基传》:“戡定艰难,平壹区宇。” 唐 韩愈 《贺册尊号表》:“经纬天地之谓文,戡定祸乱之谓武。” 明 方孝孺 《送伴读朱君之庆府序》:“ 高皇帝 以雄才神畧,戡定万方。” 邓慕韩 《史坚如事略》:“ 广州 省之中坚,吾自当之,先捣庭穴,次第戡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戡定,汉语复合动词,由“戡”与“定”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戡”指用武力平定叛乱,“定”表示使安定稳固,组合后特指通过军事行动或强力手段结束动乱、恢复秩序的行为。该词在《尚书·周官》中已有“戡定厥功”的记载,指周公平定管蔡之乱的历史事件,体现其经典文献渊源。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辞源》指出“戡定”多用于描述君主或统帅对国家重大危机的处置,如《晋书·宣帝纪》载“戡定辽东”即司马懿平定公孙渊之役,强调动作的权威性与结果的决定性。现代汉语中该词仍保留庄重色彩,常见于历史著作与政论文章,指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平定行动。

网络扩展解释

“戡定”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kān dìng(注音符号:ㄎㄢ ㄉㄧㄥˋ),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能定,克定
    指通过努力达成、稳固功业。

    • 出自《尚书·康王之诰》:“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
    • 孔传注解:“当尽和天下赏罚,能定其功,用布遗后人之美言,施及子孙无穷。”
  2. 平定
    多指用武力或谋略使动乱、祸患平息。

    • 如《隋书·虞世基传》:“戡定艰难,平壹区宇。”
    • 唐代韩愈《贺册尊号表》提到:“经纬天地之谓文,戡定祸乱之谓武。”

二、应用与语境


三、综合解析

“戡定”既有“通过能力达成目标”的积极含义,也强调对混乱局面的强力控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其核心语义均围绕“稳定、达成”展开,体现了汉语中“戡”(攻克)与“定”(安定)的复合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柏沥白山市邦祀饱谙世故北门南牙竝立不甘心不失黍絫操略撤废骋望传声筒楚羡弹诋兜盘都昙鼓短略法律解释公德公共关系意识刮痕好客合股皇后虎彪徽名截长补短介母九祖讥笑科扰困踬朗格累卵料酒洛阳耆英会卖笑敏覈目意逆斥瞥裂千日斫柴一日烧青绫酋帅弃养其诸软火濡滞洒削沈檀是耶非耶素端天医韈子危脆慰恤蕰蓄无庸讳言相助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