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困踬的意思、困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困踬的解释

受挫,颠沛窘迫。 晋 锺会 《檄蜀文》:“困躓 冀 徐 之郊,制命 绍 布 之手。”《旧唐书·文苑传下·萧颖士》:“﹝ 萧颖士 ﹞终以诞傲褊忿,困躓而卒。” 清 顾炎武 《顾与治诗序》:“晚值丧乱,独身无子,迫於赋役,困躓以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困踬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kùn zhì,属于书面语,常用于形容人在生活、事业或境遇上遭遇艰难挫折、困顿不得志的状态。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1. 字义解析:

    • 困:本义指陷在艰难痛苦中无法摆脱,如困苦、困窘、困顿。
    • 踬:本义指被绊倒、跌倒,引申为遭受挫折、失败、不顺利。
    • 合义:二字结合,形象地描绘了人因遭遇阻碍而跌倒、受挫,陷入艰难境地,难以自拔或前进的状态。强调的是一种受挫后陷入困境的狼狈与不得志。
  2. 核心含义:

    • 受挫困顿:指在人生道路、事业发展或具体事务中遭受挫折,导致处境艰难,步履维艰。
    • 不得志:常含有因外部环境不利或自身时运不济而无法施展抱负、实现理想的意味。
    • 艰难窘迫:形容生活或境遇上的穷困潦倒、窘迫不堪。
  3. 典籍例证(体现权威性与书证):

    • 《南史·王僧辩传》:“ 僧辩既入,背(背叛)约,景(侯景)舰上连掷火炬,僧辩被烧,困踬良久。” 此例描述王僧辩在战斗中遭遇火攻,处境狼狈危急。
    • 《新唐书·杜牧传》:“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邧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 从兄悰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怏怏不平。” 此例对比杜牧与其堂兄杜悰的境遇,突出杜牧虽有才华却仕途坎坷、不得志的状态。
    • 宋代欧阳修《与杜正献公书》:“ 某材薄力劣,不足以称职,而事变无穷,公私困踬,日夕惴惧。” 此例表达作者在官场中感到力不从心,公私事务都陷入困境的忧虑。
  4. 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困踬”的使用频率不高,属于较文雅的书面用语。它常用于描述:

    • 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中角色的坎坷命运。
    • 对某人或某组织在发展中遭遇重大挫折、陷入低谷状态的概括性描述。
    • 表达一种深陷困境、难以摆脱的无奈感。

“困踬”一词精准地刻画了因遭受挫折、打击而陷入艰难困顿、不得志的境地,带有较强的书面语色彩和形象感。其权威释义和用例可见于古代重要史书(如《南史》、《新唐书》)及文人书札(如欧阳修文集)中。

网络扩展解释

“困踬”(kùn zhì)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受挫、颠沛窘迫的境遇,常用于描述人在生活或事业中遭遇挫折、困顿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 字面含义:由“困”(艰难、窘迫)和“踬”(绊倒、受阻)组合而成,引申为因受挫而陷入困境,或人生路途的颠沛流离。
    • 近义词:困顿、困厄、潦倒。
    • 反义词:顺遂、通达、显达。
  2. 出处与例句

    • 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三国志·魏书·钟会传》:“益州先生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此处描述英雄人物在征战中遭遇挫折。
    • 王安石在《祭欧阳文忠公文》中写道:“虽迍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强调欧阳修虽历经磨难仍未被埋没。
  3. 现代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在逆境中的窘迫状态,如事业失败、生活艰难等。例如:“他早年困踬,中年方得机遇。”
    • 注意与“困踣”(kùn bó)区分:后者侧重物质匮乏导致的困顿(如饥寒交迫),而“困踬”更强调受挫和人生起伏。

该词承载着对人生起伏的感慨,既有文学性又具现实意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程度与指向。

别人正在浏览...

白漠白瑶八演崩坍笔画查字法布鼓操恶单父触祸丛悴村材粗呢待等得性动行断管残渖堵缝凤毛济美赴火蹈刃鼓轮涵沈黄钟调降节解弛鲸舟机幸看街楼考案颏颔刻舷困慰狼抢良兵龙麝龙王爷毛宗扪索苗田明茂漠北纳麓逆指秾缛乞丐相轻畅轻诋秦宫省録矢房水心水鱼粟错擡贴太爷田洋宛驹无隄之舆险巾萧曹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