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署。《宋史·食货志下七》:“ 太平兴国 初,京西转运使 程能 请之,所在置官吏局署,取民租米麦给酿。”
“局署”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权威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局署(拼音:jú shǔ,注音:ㄐㄩˊ ㄕㄨˇ)指官署,即古代或现代政府机关、行政机构的办公场所。
局
署
该词在古籍中可见用例,例如:
《宋史·食货志下七》记载:“太平兴国初,京西转运使程能请之,所在置官吏局署,取民租米麦给酿。”
此处“局署”指官府设置的酿酒管理机构。
在现代汉语中,“局署”一词使用较少,多用于历史或特定语境中。例如,政府文件可能表述为“各局、署及部门”,指代不同层级的行政单位。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文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宋史》或汉典等工具书。
《局署》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行政单位或部门的称谓。在中国,局署通常指的是政府机构的下属部门或办公室。
《局署》的拆分部首是罒和⺍,拆分后的部首分别是网和龙。它的总笔画数为11个。
《局署》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行政组织。在古代,君主或官员设立的行政机构被称为“局”,随着时间的推移,“署”逐渐被用来指代下属机构或部门。
《局署》的繁体字为「局署」。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局署》在古时的写法可能会有些差异,具体可以参考古代字书或古代文献中的文字描述和插图。
1. 市政府下设多个局署,负责不同的行政事务。
2. 他在一个县级局署工作了十年,具备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
1. 局长
2. 署名
3. 局级
4. 署长
5. 局势
1. 部门
2. 处室
3. 机关
4. 办公室
5. 行政单位
1. 基层
2. 个体
3. 自由职业者
4. 无组织
5. 无机构
暴凶辨洽别样避强击惰禅旨乘桴浮海逞能侈词弹碁短晷敦整夺志反锁丰衍锋颖伏甲傅着敷治共首国储蚝场阖庐赫咺宏量艰祸较刻极峯金鹅精诚所至九兰渴泽柳翠桥柳迳柳眉星眼缦裆裤闹忙平板贫无立锥癖性谦惧掐骰奇丽青眼相看认鸡作凤瑞雪兆丰年上才盛节射鸭逝灭衰荣衰退岁满诉愿鷏鸟通辖偷免相混乡捷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