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坏的浮桥。 北周 庾信 《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跨虹连絶岸,浮黿续断航。”
断航是现代汉语中描述交通线路中断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基本定义
指船舶或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航线因故中断,无法正常通行。其中“断”表示中止、隔绝,“航”指航行或航班,组合后强调运输通道的被迫停滞。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断”字条目引申义项;《汉语大词典》“航”字释义。
专业领域延伸
在航运术语中特指因自然灾害(如台风、大雾)、航道淤塞、政治因素(如制裁)或突发事件导致的航线取消。
来源:《航海技术词典》人民交通出版社,2020年,航道管理章节。
政策文件中的使用
中国交通运输部在《水路运输管理规定》中明确将“断航”定义为:“因不可抗力或管制要求,特定水域禁止通航超过24小时的状态。”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23年第8号文件。
历史事件关联
2022年京杭运河部分河段因干旱断航,官方报道强调该词指“航运功能完全丧失”,区别于临时停航。
来源:新华社《京杭运河应对枯水期保通航》专题报道。
“停航”侧重计划性暂停(如航班调度),而“断航”强调突发性、被动性中断(如巴拿马运河拥堵导致的强制断航)。
“应急断航预案”“断航补偿机制”“季节性断航”,多用于交通运输管理文本。
语言学研究表明,“断航”作为动宾式复合词,其能产性体现在航空、航海、航天等多领域(如“星际断航”),反映现代汉语构词灵活性。
来源:《汉语复合词研究》语言学出版社,2019年。
“断航”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解释:
指断坏的浮桥,属于古汉语用法。例如北周庾信在《忝在司水看治渭桥诗》中写道:“跨虹连絶岸,浮黿续断航”,描述浮桥损坏后的修复场景。
字面意义
指船只航行或河流航运因故中断,可能由自然因素(如封冻、枯水)或人为因素(如工程建设、环保政策)导致。
比喻意义
用于形容计划、项目或行动因突发情况被迫中止。例如:“项目因资金问题断航”。
补充说明:古义源自文献记载,现代引申义更常见于日常表达。若涉及航运术语,需结合具体行业背景分析。
暗物质白丑般演包篚驳蚀不解之缘层标车羽牀笫椎鲁捶丸戴纴灯苗兜击伏虎负期钢七郎当高选宫点光缆规造海约山盟旱水晶浩丽恒典后军秽廉积德裕后进禅计上心头继袭瘠瘵絶甘分少考区浪抗龙眉轮运马路牙子母亲能谋善断女子国俏冥冥欺负绮构清寥却説入伙煞不如禅变生鬼石湖居士宿治檀舍特赦体埶吴霜五星聚祥览晓镜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