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励的意思、敦励的详细解释
敦励的解释
见“ 敦厉 ”。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励的解释 励 (勵) ì 劝勉:励志(勉励意志)。励行(妌 )。奖励。勉励。励精图治。 姓。 古同“厉”、“砺”,磨炼,振奋。 笔画数:; 部首:力;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敦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与发音
“敦励”读作dūn lì,由“敦”和“励”两字组成:
- “敦” 表示诚实、真诚、厚道(如“敦厚”“敦聘”);
- “励” 意为鼓励、劝勉、振奋(如“勉励”“励精图治”)。
合起来指用真诚的言行劝勉、激励他人,强调以诚恳的态度鼓舞对方积极进取。
2.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以下情境:
- 人际鼓励:如朋友、家人或同事遇到困难时,给予真诚的支持和激励;
- 教育与职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或鼓舞员工、队员在工作中全力以赴;
- 社会教化:古代文献中用于“敦厉风俗”,指劝勉人们遵循道德规范,改善社会风气。
3.与“敦厉”的关系
“敦励”常被视为“敦厉”的异体写法,两者含义相通,均表示劝勉、勉励。例如:
- 《颜氏家训》提到“敦厉风俗”;
- 《旧唐书》记载“敦励名教”以倡导社会教化。
4.古籍例证
在历史文献中,“敦励”多用于道德劝诫或社会治理的语境: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敦励”强调以真诚之心激励他人,兼具个人情感支持与社会教化的双重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组词或古籍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励(dūn lì)这个词源于汉语,具有鼓励、激励、劝勉的意思。它的拆分部首是“讠”和“力”,其中“讠”是“言”的意思,表示与语言、言语相关的意义,而“力”则表示力量、能力。
关于敦励的笔画,它的总笔画数为10。其中,“讠”的笔画数为2,而“力”的笔画数为8。
该词来源于古时的汉字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时,敦励的写法和现代稍有不同。具体来说,古时的汉字写法中,敦的部首为“礻”,而励的部首为“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敦励的例句:
1. 他的话语敦励了我,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2. 受到老师的敦励,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大的信心。
3. 你的工作成绩非常出色,我想通过表扬来敦励你继续努力下去。
敦励可以与其他词语组成新词,例如:
1. 激励(jī lì):指通过鼓励、激发激情或动力来推动某人行动。
2. 劝勉(quàn miǎn):表示通过言辞劝告或鼓励来引导某人做出决定或改变行为。
3. 鼓励(gǔ lì):意味着用积极的语言或行动来支持、激励或鼓舞他人。
在近义词方面,激励、劝勉和鼓励是与敦励意思相近的词语,都指向他人传达积极的力量和鼓舞。而反义词方面,消沉(xiāo chén)可以视为与敦励意思相反的词语,表示情绪低落、消极失望的状态。
总结起来,敦励是一个鼓励、激励、劝勉的词语,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支持和鼓舞,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动力。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