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束刻苦。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洁操履之拘苦者,所以全拔萃之业;纳拂心之至言者,所以无易方之惑也。”
“拘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拘苦(拼音:jū kǔ)指约束自身以达到刻苦修行的状态,强调通过自我限制来保持严谨或勤奋的态度。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博喻》:“洁操履之拘苦者,所以全拔萃之业”,意为通过约束自身、保持刻苦的操守,才能成就卓越的事业。
多用于描述对品德、行为的严格要求,常见于古文或学术讨论中,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近义词可参考“克己”“自律”,反义词则如“放纵”“散漫”。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关用法,可查阅《抱朴子》等文献。
拘苦(jū kǔ)这个词的意思是困扰、苦恼或束缚。下面来详细介绍拘苦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拘苦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手部和苦部。总共有6个笔画。
拘苦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拘的本义是束缚、限制,苦的本义是痛苦、困难。通过结合这两个意思,形成了拘苦的含义。拘苦可以表示感到困扰或被束缚的状态。
拘苦的繁体字为「拘苦」。
在古代,拘苦这个词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古代字典《说文解字》的记载,拘在古代写作「拘束」,苦在古代写作「茍」。因此,古时候的写法可能是「拘束茍」。
1. 他被工作的压力所拘苦。
2. 学业困难让她感到了巨大的拘苦。
3. 解决这个问题将会解除我们的拘苦。
与拘苦相关的组词有:
1. 拘束 - 形容遭受限制、束缚的状态。
2. 痛苦 - 形容身心上的剧痛或痛苦。
3. 困扰 - 指被问题或困难所困扰、苦恼。
与拘苦意思相近的词有:
1. 苦恼 - 感到烦恼或困扰。
2. 纠结 - 形容感到困惑、无法作出决策。
3. 困境 - 指遇到困难或危险的境地。
与拘苦意思相反的词有:
1. 宽心 - 形容心情舒畅、无忧无虑。
2. 安逸 - 形容轻松安稳的状态。
3. 畅快 - 形容心情愉快、畅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