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拘苦的意思、拘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拘苦的解释

约束刻苦。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洁操履之拘苦者,所以全拔萃之业;纳拂心之至言者,所以无易方之惑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拘苦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复合词,现多用于书面语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指因受拘束、限制而感受到的身心困顿与痛苦,强调外在束缚导致的内在苦闷状态。以下从词典释义与语用角度分层解析:


一、词义分解与源流

  1. “拘”的本义

    指束缚、限制、拘泥。《说文解字》释“拘”为“止也”,引申为行为或思想受制于规则、礼法或外力(如《庄子·大宗师》:“拘拘然若系而止”)。

    来源:《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本),卷三。

  2. “苦”的本义

    指味觉之“苦”,引申为精神或身体的痛苦、困厄(如《孟子·告子下》:“苦其心志”)。

    来源:《康熙字典·艸部》,苦字条。

  3. 复合义“拘苦”

    二字结合后,形成“因受拘束而痛苦”的抽象概念,常见于古代文献描述礼教束缚、制度压抑或行为受限的苦闷心境。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释为“拘束苦恼”,例证引清代黄宗羲《明儒学案》:“学者拘苦于格式之中,而不得洒落之趣。”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4卷,第327页。

  2.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释为“因受拘束而苦闷”,强调心理层面的压抑感。

    来源: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网络版,“拘苦”词条。

  3. 《王力古汉语字典》

    归入“拘”字条下,注“拘苦”为“受束缚而痛苦”,例举《宋史·儒林传》载“士人拘苦于科举之文”。

    来源:《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第512页。


三、语用特征与实例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核心差异
拘束 侧重行为受限,未必含“苦”情
困苦 强调物质或精神困境,无“拘”因
压抑 侧重外力强制,痛苦感更泛化
拘苦 特指因“拘”致“苦”的因果关联

五、学术引用建议

研究中使用“拘苦”时,可关联思想史、社会史领域,例如:

“明代贞节观对女性的拘苦,实为礼教异化的体现。”

理论依据: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论及礼教实践中的矛盾性。

网络扩展解释

“拘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拘苦(拼音:jū kǔ)指约束自身以达到刻苦修行的状态,强调通过自我限制来保持严谨或勤奋的态度。

二、字义分解

  1. 拘:本义为约束、限制(如“拘束”“不拘小节”),也有固执、不变通的含义。
  2. 苦:指艰辛、刻苦,或对某种状态的忍耐(如“吃苦耐劳”“苦心孤诣”)。

三、古籍例证

该词最早见于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博喻》:“洁操履之拘苦者,所以全拔萃之业”,意为通过约束自身、保持刻苦的操守,才能成就卓越的事业。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对品德、行为的严格要求,常见于古文或学术讨论中,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低。近义词可参考“克己”“自律”,反义词则如“放纵”“散漫”。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相关用法,可查阅《抱朴子》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傍犯弁带扁嘴逼冷吃生活揣拟从迹岱云砥行立名东窗妇东里烦恼业发型芬飶風鬟霧鬢蜂窠户巷扶翼蝮鸷阁阁关壮缪孤峰突起黑林侵豢豹黄昏纸黄牌警告回濑见惯司空娇美金叶子格峻标肯尼亚翎管麻木不仁马王菜名材冥王星民甿纳屦踵决宁一旁注偏比窃钩窃国骑衡趋拜日中沙坻商老上臾山荒设利逃卒铜青通宵团堕罔念维鹈危言高论五凤咸京哓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