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芬飶的意思、芬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芬飶的解释

芳香。语本《诗·周颂·载芟》:“有飶其香,邦家之光。” 毛 传:“飶,芬香也。” 唐 郑善玉 《唐仪坤庙乐章·雍和》:“籩豆静嘉,簠簋芬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芬飶”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芬”和“飶”两个表香气的字素构成。其中,“芬”本义为花草散发的清雅香气,《说文解字》释作“草初生其香分布”;“飶”则特指食物蒸煮后散发的醇厚香气,《诗经·周颂·载芟》有“有飶其香”之句,汉代郑玄注曰“飶,芬香也”。

二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典籍,如刘向《九叹》中“怀芬香而挟蕙兮”与“飶幽幽而弥馨”的并置描写,后经词汇化形成“芬飶”,用以强调香气的馥郁绵长。该词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多用于形容祭祀供品、佳肴或花卉的芬芳气息,如宋代李廌《德隅斋画品》记载画作中“芬飶袭人”,清代厉鹗《东城杂记》描述佛供“芬飶盈室”。

现代汉语中,“芬飶”属于生僻词,常见于古典文献研究与文学创作领域。其语义特征包含三重维度:一是香气的复合性,融合植物清香与食物醇香;二是香气的持续性,通过“飶”字强调气息缭绕不散;三是用典的庄重性,多与祭祀、宴飨等典仪场景关联。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芬飶”的词义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芬飶(拼音:fēn bì)指“芳香”,形容香气浓郁、芬芳宜人的状态。该词源自古汉语,属于较为典雅的表达。

详细解析

  1. 词源与构成
    源自《诗经·周颂·载芟》中的“有飶其香,邦家之光”,其中“飶”本义为食物的香气(毛传注:“飶,芬香也”)。后与“芬”结合,强化对香气的描述。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古汉语语境,如唐代郑善玉的诗句“籩豆静嘉,簠簋芬飶”,描述祭祀器皿中香气缭绕的场景。

  3. 注意差异
    部分资料(如)可能因字形相似或输入错误,将“飶”误作“飞”(fēi),导致拼音和释义偏差。实际应以《诗经》注音“bì”为准,避免混淆。

拓展补充

“芬飶”的同义词包括“芬芳”“馥郁”,反义词如“腥臭”。其结构为联合式,属形容词性,适用于书面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榜运版位鼈壳冰柱不钉点儿部画侧生绰楔丹青客道殣相望低空斗姥饿老鸱釜鱼刚疏鼓半龟録雇请贺老后夜驾天杰郎咭咭格格金杏儁发均茵伏课督刻私矿藏盔头榔槌凉沙凌晓厘品理折栗主路上冒礼縻漫凝肃强占切儗起驶挼摖三苍声声气气世儒十言之教疏隽特乃子吐话,吐话儿晩漏喂虎割肉僞君子闻一知十武称兀卒相逊显圣宵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