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设利的意思、设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设利的解释

(1).给予财利。《战国策·秦策四》:“ 智氏 见伐 赵 之利,而不知 榆次 之祸也; 吴 见伐 齐 之便,而不知 干隧 之败也。此二国者,非无大功也,设利於前,而易患於后也。”《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善为主者,明赏设利以劝之,使民以功赏,而不以仁义赐。”《汉书·张骞传》:“其北则 大月氏 、 康居 之属,兵彊,可以赂遗设利朝也。” 颜师古 注:“设,施也。施之以利,诱令入朝。”

(2).谋利。《汉书·匡衡传》:“今天下俗贪财贱义……苟合徼幸,以身设利。”

(3).佛教语。即舍利。 明 宋濂 《大夫界寺住持白庵禅师行业碑铭》:“停龕六旬,始行荼毗之法,视其皃如生,数珠齿牙不坏於火;设利、罗无等,观者竞取之而去。”参见“ 舍利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设利”是汉语中具有宗教色彩的复合词,由“设”与“利”二字组合而成。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设”在此处取“设立、建立”之意,而“利”则指“利益、功用”,整体可解读为“以特定手段建立利益关系”或“通过布置谋取实际收益”。该词在佛教经典中常与供养行为关联,例如《大智度论》提到“设利众生”指为众生创造福德条件,体现宗教实践中的利他思想。

在历史文献中,“设利”也用于描述政治或军事策略,如《宋史》记载官员“设利分权”以平衡地方势力,此处“设利”强调通过利益分配实现权力制衡。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该词已较少使用,多被“谋利”“布施”等更通俗的词汇替代。

对比近义词,“设利”与“施惠”都包含给予利益的内涵,但前者更强调通过系统性安排达成目标,后者则侧重主动施与的行为特征。这种语义差异在古籍注释中可见于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网络扩展解释

“设利”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给予财利
    指通过利益诱导或物质奖励来达到目的。例如《战国策·秦策四》中提到“设利於前,而易患於后”,强调以利益为诱饵的策略。

  2. 谋利
    指以个人或团体利益为目标的行为,常含贬义。如《汉书·匡衡传》批评“贪财贱义……以身设利”,暗指为私利不择手段。

  3. 佛教术语
    即“舍利”,指高僧圆寂火化后遗留的结晶体。明代宋濂记载某禅师荼毗后“设利、罗无等,观者竞取”,描述舍利被信众供奉的场景。

二、用法与示例

三、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上述标注的搜索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达拜母宝钏包干儿敝裂宠渥皴皮档调盗贼课断羽絶鳞阸艰奉币服低做小亘连弓父宫阁关白瓜农官音淮圻怀砖黄垆滑习胡虏几桉极愤机扣静智吉事脊索动物九带绩用絶统苦切烂糟糟里儿礼生柳江娜袅恼人女戎七成八脉齐眉席倾荡泉水缺壶歌饶忧稔衅神德圣君身无长处是人失喜松盆通关痛于骨髓屯闵校务小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