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籴的意思、闭籴的详细解释
闭籴的解释
禁止籴米。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 饥, 秦 输之粟; 秦 饥, 晋 闭之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米价踊贵,各处禁糶闭糴,官府严示平价,越发米不入境了。”
词语分解
- 闭的解释 闭 (閉) ì 关,合:封闭。闭门。闭合。闭关锁国。闭门思过。闭月羞花。 结束,停止:闭会。闭幕。闭市。 堵塞,不通:闭气。闭塞(?)。 姓。 关合开睁 笔画数:; 部首:门; 笔顺编号:
- 籴的解释 籴 (糴) í 买进粮食,与“粜”相对:籴米。遏籴(阻止灾区来买粮食)。 笔画数:; 部首: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闭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禁止粮食流通或限制购买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闭籴(bì dí)指禁止购买或输入粮食,通常由政府或权力机构实施,以限制粮食外流或调控市场。其核心含义是封闭粮食交易渠道。
二、字词分解
- 闭:意为关闭、封锁,引申为禁止。
- 籴:音“dí”,指买入谷物(与“粜”tiào“卖出谷物”相对)。
二字组合后,字面含义为“禁止买入粮食”。
三、历史典故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的典故:晋国遭遇饥荒时,秦国曾援助粮食;而秦国饥荒时,晋国却“闭之籴”(禁止粮食输入秦国),体现了政治博弈中的背信行为。
后世文学作品如《二刻拍案惊奇》中,也用“闭籴”描述官府严控粮食市场的情景。
四、应用场景
- 古代政策:多用于饥荒、战争时期,通过封锁粮食流通保障本国供应。
- 文学描写:反映社会矛盾或权力干预经济的现象。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词汇的用法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左传》等文献或古代汉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闭籴,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停止放粮”,表示停止供应粮食。
闭籴的拆分部首是“⻗”(雨)和“⺮”(竹),笔画数是10画。
该词来源于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制度。在古代,当发生灾害或战争等紧急情况时,政府会发布命令,要求农民停止连续播种,以防粮食耗尽。这个命令被称为闭籴。
闭籴的繁体写法与简体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但闭籴这个词的写法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例句:由于战争的爆发,政府宣布闭籴,农民们被要求停止种植作物。
闭籴可以组成以下词语:闭籴令、闭籴时期、闭籴制度。
闭籴的近义词包括:停播、禁耕、停粮。
闭籴的反义词是:放粮。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