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船。喻家居不仕。 晋 陶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之一:“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
“戢枻”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由“戢”和“枻”两个单字组成,需分别解析:
戢(jí)
本义为收敛、停止,如“戢兵”(停止战争)、“戢翼”(收敛翅膀)。引申为隐藏、收藏,如《诗经·周颂》中“载戢干戈”(收起兵器)。
枻(yì)
指船桨或船舷,多见于古文,如《楚辞·渔父》中“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渔父笑着划桨离开)。也可作动词,表示划船。
组合含义推测
“戢枻”字面可解为“收起船桨”,可能用于描述停船、泊舟的动作或场景,带有文学意象。但因缺乏具体文献例证,其实际用法需结合上下文判断。若您遇到该词的出处(如古诗文),建议提供更多语境以便进一步分析。
戢枻(jí lì)是一个古汉字词语,有着多重含义。在古代,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慎重、克制自己的情绪或行动。
戢枻由“戈”和“木”组成,其中,“戈”是攻击的武器,表明了控制和制止的意思,“木”表示树木或木材。拆分后,“戢”作为声旁,拥有7个笔画,“枻”作为偏旁,拥有9个笔画。
戢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一书中,是古代文献中常见的词语之一。
戢枻的繁体字为「戢棃」。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戢枻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古汉字的书写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因此古时候的戢枻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1. 在危机处理中,领导者必须保持戢枻的态度,冷静面对困难和挑战。
2. 他从小就受到严格训练,因此他的自律能力非常强,总能戢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1. 组词:戢情、戢心、戢志。
2. 近义词:克制、克己。
3. 反义词:放纵、放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