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滚牌军的意思、滚牌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滚牌军的解释

执盾牌作战的步兵。《水浒传》第八三回:“却差炮手 凌振 及 李逵 、 樊瑞 、 鲍旭 并牌手 项充 、 李衮 将带滚牌军一千餘人,直去城下,施放号炮。”参见“ 滚牌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滚牌军是明代军事史中的特殊防御部队,其名称由“滚牌”(圆形盾牌)与“军”组成,专指使用滚牌作战的兵种。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滚牌”指“作战时用以蔽体的圆形盾牌”,其形制多采用藤条编织或硬木包铁制成,具有轻便灵活的特点。

历史文献显示,滚牌军最早见于戚继光《纪效新书》所载抗倭战术体系。该兵种在对抗倭寇长刀突袭时,通过滚牌形成移动屏障,掩护火器兵与长枪兵作战,形成“盾牌在前、弓弩居中、长兵殿后”的协同阵型。明代军事学家何良臣在《阵纪》中强调,滚牌军需掌握“伏身滚进”“遮架合一”等特殊技巧,要求士兵具备极强的手臂力量与战术配合能力。

现代军事史研究指出,滚牌军的建制规模通常以“伍”(5人)或“队”(50人)为单位,每面滚牌直径约三尺(明代工部尺合今32厘米),重量控制在十斤以内。该兵种在嘉靖年间东南沿海抗倭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至万历朝逐渐被鸟铳等火器部队取代。

网络扩展解释

“滚牌军”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

一、字面含义(军事术语)

指执盾牌作战的步兵,源自中国古代军队的作战形式。例如《水浒传》第八三回中提及,滚牌军与炮手、牌手等兵种协同作战,主要用于近身防御和突击。

二、比喻含义(现代引申)

现代语境中,该词被引申为形容虚有其表、缺乏实际能力的组织或集体。这一用法源于古代军队训练时使用“滚牌”器械进行演练,若仅停留于形式化操练,则无实战价值,故用来讽刺表面功夫。

三、其他补充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水浒传》原文或军事史相关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哀敬宝城倍百勃然彻底陈训登歌对角肚里蛔虫访贤反剪肥田风琴拂乱辅邑韩子黑活很触宏才大略烘箱花栽子胡服骑射汇映架犂江鳐捡手徼荣掎汩晶状体尽美尽善紧腾腾谨卓击竹锯绒口快宽明老在行连抃两喜练要流方利于落草为寇毛粟毛胎媚世秘籍奴僇起本趋出柔远怀迩省马蛇网草竖褐水烟筒躺桥桃李年剸车往返无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