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寄售的意思、寄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寄售的解释

[consign for sale on commission;put up for sale in a second-hand shop] 寄卖

详细解释

寄卖。 鲁迅 《书信集·致王志之》:“小说我只能放在通信的书店里寄售,因为我和别店并无往来,即使拿去托售,他们收下了,我也无此本领向他们收回书款,我自己印的书就从没有不折本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寄售是商贸领域中的专业术语,指商品所有者(即寄售人)将货物委托给受托方(即代销商)代为销售的一种交易方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定义,寄售的核心特征在于“商品所有权在售出前仍归属寄售人,代销商仅提供销售渠道并从中获取佣金”。具体可从三方面理解:

  1. 法律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九章规定,寄售属于行纪合同范畴,代销商需以自身名义对外销售商品,但交易风险由寄售人承担,代销商不承担存货滞销责任。

  2. 操作流程:寄售人需与代销商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货物交付方式、定价权限及佣金比例。商品实际售出后,代销商按约定周期向寄售人结算货款,未售出商品可退回。

  3. 应用场景:常见于艺术品交易、二手奢侈品流通、跨境电商等领域。例如美术馆代理画家作品时,通常采用寄售模式,既保障创作者权益,又降低代销方的资金压力。

该模式区别于普通买卖关系的关键在于物权转移的延迟性,这一特性在《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中被列为“风险控制与资金周转优化”的典型案例。

网络扩展解释

寄售是一种委托代售的贸易模式,常见于商品流通和国际贸易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核心特点

  1. 委托销售关系:货主(委托人)将货物交给代销方(受托人)保管并销售,所有权在售出前仍属于货主,代销方仅负责销售环节,不承担货物滞销风险。
  2. 后结算机制:代销方在货物实际售出后,按协议扣除佣金或费用,再将货款支付给货主。例如超市代销商品时,仅在使用后向供应商付款。

二、业务流程(以ERP系统为例)

  1. 补货阶段:将货物转移至代销方库存,此时物权未转移,如企业向客户仓库发送50箱商品。
  2. 消耗与结算:代销方实际使用或售出货物后(如30箱),生成销售订单并开具发票。
  3. 退货与调整:未售出货物可退回货主,如价格变动时撤回21箱商品。

三、应用场景与优劣势

  1. 适用场景:拓展销售渠道(如跨境电商)、减少库存压力(供应商寄售原材料)。
  2. 优势:货主可利用代销方资源扩大销售,代销方无需预付货款。
  3. 风险:货主需承担货物滞销风险,且可能面临价格管理难题。

四、与相关概念区别

如需了解具体行业案例或国际贸易中的特殊条款,可参考来源中的权威百科和ERP操作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

班班可考邦士板书秕缪鼻衄宸算车音葱绿匆冗打末登巇掉价雕金督率仿徨失措風勃负爵拊视高架路狗监还脚憨葱谾豅华府挥犀僭名经台进贤菜觉轮旷额兰舟乐此不倦两林厉色柳陌花丛理性蓦路人母畜脑麝裴徊陪哭顷刻之间畦疃阙文冉弱热脑忍辱求全戎路山查爽拔帨帉竖起脊梁酸苦缩鬯洮州同判妄自菲薄五内俱焚撷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