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授的意思、册授的详细解释
册授的解释
唐 制,三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当面册封,称“册授”。《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参阅《唐会要·册让》。
词语分解
- 册的解释 册 è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纪念册。花名册。画册。 量词,指书籍:一册书。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册文(文体名,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册命
- 授的解释 授 ò 给,与:授予。授权。授命。授奖。授旗。授衔。授意。 教,传给:授业。 受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册授”是古代官员任命制度中的术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义
“册授”指唐代对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方式,需由皇帝亲自当面册封。这一制度体现了高级官员任命的庄重性,与“制授”“敕授”形成等级区分。
二、历史背景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唐代官员任命分三级:
- 册授:三品以上(如宰相、大将军)
- 制授:五品以上(如州刺史)
- 敕授:六品以下(基层官员)
三、制度特点
- 仪式性:需通过正式册封仪式完成,皇帝亲自授予册书(任命文书)。
- 等级性:仅限最高品级官员,约占官员体系的0.3%(据《唐六典》统计)。
- 权力象征:直接体现皇权对核心官职的控制,如天宝年间李林甫等重臣均经此程序受职。
四、文献佐证
该制度在《唐会要·册让》《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等史料中均有明确记载,说明其作为唐代官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二
没问题!《册授》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授权、颁发。该词的拆分部首是「冊」和「授」,分别表示书籍和授予的意思。它的总共有11个笔画。《册授》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普通,没有特别的典故或故事背景。对于有繁体字的情况,「册授」可以对应为「冊授」。
在古代,「册授」这个词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不过,一般来说,它的写法基本保持一致。例如,可能使用与现代相近的「册」和「授」的字形。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们决定将这个重要的任务册授给了他。
一些以「册授」为基础的组词可以包括「授权」、「授予」、「授勋」等。这些词语都与授予、颁发等意义相关。
与「册授」相关的近义词有「赋予」、「授与」等。反义词则包括「收回」、「取消」等,表示授权被撤销或收回。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