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留府的意思、留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留府的解释

职官和官署名。犹留台、留任。《三国志·魏志·杜袭传》:“ 太祖 东还,当选留府长史镇守 长安 。主者所选多不当, 太祖 令曰:‘释騏驥而不乘,焉皇皇而更索。’遂以 袭 为留府长史,驻 关中 。”《南史·刘穆之传》:“帝西讨 刘毅 以 诸葛长人 监留府。”参见“ 留臺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留府"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境特征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两个角度解析:

一、行政机构代称

特指古代官员外出期间暂代其行使职权的机构。例如三国时期曹操征讨孙权时,曾命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其办公场所即称"留府"(《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此类用法常见于《资治通鉴》《后汉书》等史籍,多用于描述战时或主官离任时的临时行政机制。

二、职官制度术语

指官员被临时留任或调职时保留原职级待遇的制度。《宋史·职官志》记载"凡除改差遣,已受命而留府者,谓之贴职",说明该词涉及古代人事任免中的特殊安置政策。明代《吏部职掌》中"留府待补"的记载,则体现了该制度在官员候补期的应用场景。

该词现代已退出常用词汇范畴,主要作为历史研究术语存在于《汉语大词典》《辞源》等专业辞书,需结合具体历史文献进行语义还原。

网络扩展解释

“留府”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职官与官署名(主要含义)

  1. 基本定义
    指古代官员或官署的“留任”或“留守”职能。例如《三国志·魏志·杜袭传》记载,曹操东归时任命杜袭为“留府长史”,镇守长安,即临时委派官员代理中央政务。

  2. 延伸用法
    后泛指官员被免职后仍滞留原地,或普通人停留在某处不离开的场景。如南朝《南史·刘穆之传》提到刘裕西征时命人“监留府”,即负责后方事务。

二、地名(次要含义)

河北景县有一个乡镇名为“留府乡”(全称后留名府乡),但需注意这与历史上的“留府”官职无直接关联,且另一来源指出“后留府”与“后留名府”是不同地点,可能存在名称混淆。

使用场景

建议结合《三国志》等史料进一步了解其官职职能。

别人正在浏览...

半腹惭懅草塘泥麤衣粝食打搅荡磨电话笃疾伐生佛豆负橐更番官牙裹烧鹤算贺兔头浑殽琥珀词驾龙燋龙温池碣磍鹡鸰酒簏剧变局牗慷慨输将困踣理化庙田蜜甜狃捷铺平千丈柳签子手欺谄奇偏遒浑秋期气下诎乏任臣入夜三九天骚边僧统深樾诗中有画鼠肚鷄肠淑仪宿懵擡写田脚铁鞋踏破擿伏同财痛咽头颈乌焦巴弓闲愁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