麤衣粝食的意思、麤衣粝食的详细解释
麤衣粝食的解释
亦作“麄衣糲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清苦。 唐 李翱 《左仆射傅公碑》:“夫人麤衣糲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云笈七籤》卷一一五:“麤衣糲食之外,所得施诸贫病。” 元 柯丹丘 《荆钗记·分别》:“麄衣糲食心无歉,为亲老常怀悽惨。”
词语分解
- 麤衣的解释 亦作“麄衣”。粗布衣服。 汉 刘向 《说苑·敬慎》:“ 孙叔敖 为 楚 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麤衣,冠白冠,后来吊。” 汉 刘向 《列女传·梁鸿妻》:“乃更麄衣椎髻而前。” 北齐 颜之
- 粝食的解释 粗恶的饭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夸布服糲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糲,粗米也。” 唐 姚合 《哭费拾遗徵君》诗:“服儒师道旨,糲食卧中林。”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网络扩展解释
“麤衣粝食”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内容进行解析:
1.发音与结构
- 拼音:cū yī lì shí
- 构成:由“麤衣”(粗糙的衣物)和“粝食”(粗劣的食物)两部分组成,通过并列结构强调生活条件的简陋。
2.字义分解
- 麤:同“粗”,指粗糙、不精致。
- 粝:本义为糙米,引申为粗劣、未经细加工的食物。
- 衣、食:分别指代衣物和食物,泛指基本生活所需。
3.成语释义
形容生活贫困清苦,衣食简陋。既可指因经济条件限制不得不节俭度日,也可用于赞扬安贫乐道、不追求物质享受的品质。
4.使用场景与出处
- 适用语境:多用于描述古代文人、隐士的简朴生活,或现代人主动选择节俭的生活方式。
- 典籍例证:
- 唐代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麤衣糲食,與兵士妻女均好惡。”
- 元代《荆钗记·分别》:“麄衣糲食心無歉,爲親老常懷悽慘。”
5.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粗茶淡饭、布衣蔬食(强调简朴)
- 反义词:锦衣玉食、钟鸣鼎食(形容奢华生活)
补充说明
此成语在古文中常见,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能生动体现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其核心并非单纯描述贫穷,更多是借清苦生活表达精神追求,如《云笈七签》中“麤衣粝食之外,所得施诸贫病”即强调将资源用于帮助他人。
网络扩展解释二
《麤衣粝食》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简朴、衣食朴素的状态。它的拆分部首是“衤”(衣服的意思)和“米”(食物的意思),共计7个笔画。这个词组源自于古代中国的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一句话:“朴衣粝食,性静意诚”,意思是生活简单朴素,内心安静真诚。
由于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区别,繁体字中的《麤衣粝食》的写法为《麤衣粝食》。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关于《麤衣粝食》这个词组,没有特殊的古代写法记载。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虽然只有麤衣粝食的生活,却一直很满足和快乐。
关于组词,可以根据《麤衣粝食》的意思来进行组词,比如可以组成“麤衣粝食者”(指生活简朴的人)。
近义词可以是“简朴”、“素朴”,意思都是形容生活、食物或衣服简单朴素。反义词则可能是“奢华”、“浪费”,意思相反。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回答哦!
别人正在浏览...
贲诸裁云剪水参味超异承绪车辖冲冠发怒从公歌寸草不留道臣附统贯膂贯心固麻寒牖何国哗争回皇诲奸导淫毁绝祸淫见雀张罗教驯假憩进缴九丘具白卡位旷日经年砢硪黏补乜邪凝雾弄优灊岳七轮扇青胖轻伪全体学肉丸子如堕烟雾扫定上能缮完煞气深窜使鬼钱束蒲为脯死告活央思齐藤黄通儒院投晩亡厓望影揣情望柱蕰年蜗舍荆扉误称献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