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官牙的意思、官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官牙的解释

旧时经官府指派的牙商。 清 袁枚 《新齐谐·牙鬼》:“男子官牙 刘 某,吞布价而花销之。”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田房税》:“宜将本县官牙若干名,造花名存案。凡有田房交易,定有官牙书名画押,交易三日内,官牙具单报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官牙是明清时期经官府特许设立并受其监管的牙行机构,主要职能是为市场交易提供中介服务、评估物价、代征商税并维护市场秩序。其核心特征在于官方授权与商业中介属性的结合,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一、词源与制度背景

“官牙”由“官”(官府)与“牙”(牙人/牙行)复合而成,特指持有官府颁发“牙帖”(营业执照)的法定中介机构。明清两代为规范市场交易,推行牙行准入制度,商户需向户部或地方衙门申请牙帖、缴纳帖费方可执业,未经许可的私牙属非法经营。这一制度在《明史·食货志》《清会典》中均有明确记载,体现了官府对关键商品流通环节的管控意图。


二、核心职能与运作机制

  1. 中介担保

    官牙作为买卖双方的居间人,撮合交易、鉴定货物成色,并对契约履行提供担保,降低交易风险。例如大宗粮食、布匹、牲畜贸易需经官牙验货定价,其签发的“契单”具有法律效力。

  2. 代征课税

    官府委托官牙在交易中直接抽取商税(如牙税、契税),《户部则例》规定牙行需“按契价每两抽三分”,成为财政征收的重要渠道。

  3. 市场管理

    监督度量衡使用、平抑物价、调解纠纷,并稽查走私违禁品。清代江南丝市、景德镇瓷业等专业市场中,官牙对维持行业秩序起关键作用。


三、历史演变与现代关联

官牙制度在清末新政中被逐步废止(如1903年《商会简明章程》推动商会替代牙行职能),但其“特许经营+市场监管”的模式仍可见于现代特种行业管理(如拍卖行、专利代理)。当代学者视其为传统中国“官商共治”经济治理的典型样本,相关研究多聚焦于国家权力与市场自治的互动关系(参考:方行《清代经济论稿》)。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官牙”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特殊职业角色,具体解释如下:

定义与性质

官牙指经官府正式指派的牙商,属于官方认证的中介人员。牙商在古代主要负责商品交易中的撮合、议价、担保等事务,而官牙因有官府授权,其活动更具权威性和强制性。

历史背景与职能

  1. 官方监管
    官牙需在官府登记备案,例如清代《福惠全书》记载,田房交易必须由官牙签名画押,并在三日内向官府报告交易详情。这体现了官牙在维护市场秩序和税收征收中的作用。

  2. 行业覆盖
    他们不仅参与普通商品交易,还涉及房产、土地等大宗买卖(如清代布价纠纷案例),甚至协助官府管理特定行业的税收。

与“私牙”的区别

官牙与民间自发形成的“私牙”不同,其身份需经官方认可,且承担部分行政职能,例如监督契约合法性、防止偷税漏税等。

文献例证

清代袁枚《新齐谐·牙鬼》中提到“官牙刘某吞布价”的案例,侧面反映了官牙在交易中的资金经手职责及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


以上信息综合了历史文献记载及词典释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福惠全书》《新齐谐》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陵白叠布崩泻逼闷兵多者败宾谒策事朝虀暮盐骋怪称心快意雠敛传尸痨大餐胆石症点就雕红漆鼎兴定址冬令凡木坟头馆置龟壳佹琐过道酣悦河女红巾军家报较逐接连不断秸秷姬姜浸剂酒后茶余九棘三槐窭薮矩形举债狂歌冷官离坼霖沥留使理知龙袍鹿女年年岁岁陪銮起娘三甲撒响屁扇扬石脂水台骀庭院投果香闺小奴写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