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任臣的意思、任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任臣的解释

(1).委用臣下。《韩非子·说疑》:“故居处饮食如此其不节也,制刑杀戮如此其无度也,然 敬侯 享国数十年,兵不顿於敌国,地不亏於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邻国之患,明於所以任臣也。”

(2).指忠于职守、堪当重任的大臣。《晋书·刘颂传》:“臣又闻国有任臣则安,有重臣则乱……夫任臣之与重臣,俱执国统而立断者也。然成败相反,邪正相背,其何故也?重臣假所资以树私,任臣因所籍以尽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任臣”一词在汉语词典体系中属于复合词结构,其核心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与历史语用综合解析:

  1. 单字训诂

    • “任”:《说文解字》释作“符也”,本义为承担职责的信物,后引申为委派职务、信任托付之意,如《尚书·大禹谟》载“任贤勿贰”,强调对贤能者的信任。
    • “臣”:《尔雅·释诂》定义为“坚也”,甲骨文字形作屈身之态,特指君王治下的官吏群体,《周礼·天官》有“六卿分职,各率其属”的职官体系记载。
  2. 复合词义 “任臣”在明清文献中多指代受君主特别委任的重臣,如《明史·职官志》记载内阁大学士“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此类要职常被称作“肱股任臣”。其语义重心既包含君主对臣子的职责赋予,也强调臣子对职守的主动承担。

  3. 历史语境 《康熙字典》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任臣以事”为典例,此处“任臣”作动宾结构,指代君主选拔官员的行为。至清代《四库全书》编纂时,“任臣”已演变为特定官职代称,如周亮工《书影》载“任臣司典籍,校雠精审”,特指文献编纂官员。

  4. 现代考释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受命任职的臣子”,引证包含宋代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任臣以法度”等经典用例,突显其贯穿古代官僚制度的稳定性语义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任臣”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1. 委用臣下
    指君主对臣子的任用或委派职责。这一含义强调君臣之间的权力关系,常见于古代政治语境。例如《韩非子·说疑》中提到“明於所以任臣也”,即强调君主需明智地任用臣子。唐代郑据的诗句“同作明时列任臣”也体现了这一用法。

  2. 忠于职守、堪当重任的大臣
    指能够恪尽职守且能力出众的臣子。《晋书·刘颂传》中对比“任臣”与“重臣”,指出前者是稳定国家的关键。宋代晁补之的诗句“双任臣子责”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含义。


补充说明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比分床贴春盎楚相辞曹从属错到底打来回达越雕辒叮咛冻雀奉为楷模分田浮埃干腊高强汩殁坚高寇戎凌烟楼六言诗鹿糲履迹买椟还珠昴灵抹头末业南郭子綦南斋闹穰穰胖袄跑辙髼頭疲庸巧媚啓节琴断朱弦秦虢起去禗禗陶铄田忙铁利头面礼足投体土风涂路娲天瓮城握柄卧薪尝胆武威显突笑留小女子晞景喜惧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