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官和官署名。猶留台、留任。《三國志·魏志·杜襲傳》:“ 太祖 東還,當選留府長史鎮守 長安 。主者所選多不當, 太祖 令曰:‘釋騏驥而不乘,焉皇皇而更索。’遂以 襲 為留府長史,駐 關中 。”《南史·劉穆之傳》:“帝西讨 劉毅 以 諸葛長人 監留府。”參見“ 留臺 ”。
“留府”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基本定義
指古代官員或官署的“留任”或“留守”職能。例如《三國志·魏志·杜襲傳》記載,曹操東歸時任命杜襲為“留府長史”,鎮守長安,即臨時委派官員代理中央政務。
延伸用法
後泛指官員被免職後仍滞留原地,或普通人停留在某處不離開的場景。如南朝《南史·劉穆之傳》提到劉裕西征時命人“監留府”,即負責後方事務。
河北景縣有一個鄉鎮名為“留府鄉”(全稱後留名府鄉),但需注意這與曆史上的“留府”官職無直接關聯,且另一來源指出“後留府”與“後留名府”是不同地點,可能存在名稱混淆。
建議結合《三國志》等史料進一步了解其官職職能。
“留府”是一個漢字詞彙,由“留”和“府”兩個字組成。其中,“留”字的部首是一,筆畫數為6,而“府”字的部首則是廣,筆畫數為8。
“留府”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意思是指官員臨時離開本職工作的所在地,前往其他地方履行官職。這是因為在古代,高級官員常常被派往其他地區擔任職務,而留官員在原地負責管理和處理相關事務。
在繁體字中,“留府”這個詞的寫法一般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保持着“留府”的形式。
古時候,“留府”這個詞的漢字着實有些變化。其中,“留”字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而“府”字則有所不同。古時候,“府”字采用了更多的筆畫,畫法也有一定的區别。
以下是關于“留府”一詞的幾個例句:
1. 新任地方官員剛留府,就收到緊急召回的命令。
2. 他在留府期間認真處理了各項事務。
3. 雖然他暫時離開了,但他讓人們都感覺到他仍在留府繼續工作。
除了“留府”這個詞外,還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留任”、“留念”和“府邸”等。
與“留府”相近義的詞彙有:“在任”、“執政”和“駐地”等。
相反地,與“留府”意思相反的詞彙有:“離任”、“辭職”和“遷往”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