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吏属的意思、吏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吏属的解释

所管属的官吏;下属官吏。 宋 曾巩 《许懋两浙运副制》:“朕择遣使者,分部而治,虽以将漕为称,然寔总民政之举措,察吏属之能否。”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 秦会之 跋《后山集》,谓 曾南丰 脩《英宗实録》,辟 陈无己 为属。 孙仲益 书数百字詆之,以为无此事, 南丰 虽尝预脩《英宗实録》,未久即去,且 南丰 自为吏属,乌有辟官之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吏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吏属”指所管辖的官吏或下属官吏,强调官员与其下属之间的层级关系。例如宋代曾巩在《许懋两浙运副制》中提到官员需“察吏属之能否”,即考察下属的能力。

  2. 构成解析

    • “吏”:古代指官府中的文职官员,如文书、小吏等。
    • “属”:即下属、隶属,指受管辖的人员。
      合称后泛指官员及其直接管理的团队,体现古代官僚体系中的上下级结构。
  3. 历史用例
    宋代文献中常见该词,如陆游《老学庵笔记》提到曾巩修《英宗实录》时“辟陈无己为属”,即任命下属参与编修工作。此外,《汉典》也明确将其释义为“下属官吏”。

  4. 现代应用
    现代语境中,“吏属”多用于历史或文学领域,描述古代官场关系,较少用于日常表达。其近义词包括“僚属”“部属”等。

总结来看,“吏属”是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核心含义始终围绕官员与下属的隶属关系展开。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吏属》的意思

《吏属》(lì shǔ)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官吏和属下。它是由“吏”和“属”两个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吏”字的拆分部首是口,它有6画;“属”字的拆分部首是尸,它有9画。

来源

《吏属》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中,意思是指官吏和其属下。后来逐渐用来泛指官员和下属的关系。

繁体

繁体字中,“吏”字保持不变,“属”字的繁体形式是“屬”。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吏字和属字的形状有所不同。吏字的形状更加简化,而属字的形状则相对复杂一些。

例句

1. 他是国家的一名吏属,为人民服务。

2. 他与自己的吏属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

组词

吏部、科吏、吏治、派吏

近义词

官员、公务员、官吏

反义词

百姓、民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