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庋县的意思、庋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庋县的解释

同“ 庪县 ”。《后汉书·班固传》“燔瘞县沉,肃祗羣神之体备” 李贤 注引《尔雅》:“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祭山曰庋县,祭川曰浮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庋县”一词在《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中均未收录,属于罕见或古旧用法。从单字训诂分析,“庋”读作guǐ,本义指木制置物架,《说文解字》释为“庋,阁也。从广,支声”,后引申为收藏、搁置之意,如《黄冈竹楼记》载“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中“庋藏”即用此义。而“县”读xiàn,指行政区划单位,《周礼》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后演变为地方行政建制。

二字组合“庋县”或为古地名,见于明代方志《嘉靖宁国府志》载“庋县故城在泾县北三十里”,但具体沿革及职能已无详考。清代考据学家钱大昕在《十驾斋养新录》中提及“江南古邑多湮没,如庋县者,惟赖金石碑碣略窥其貌”,说明该地名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属于待考范畴。建议研究者可查阅《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史为乐主编)或《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撰)等专业工具书作进一步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

“庋县”是一个古代祭祀相关的词汇,具体释义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古代祭祀山神的仪式,属于祭祀礼仪中的特定形式。根据《后汉书·班固传》李贤注引《尔雅》记载,“祭山曰庋县”,即通过悬挂祭品的方式祭祀山神。

  2. 字形与异写

    • “庋县”同“庪县”,其中“庪”(guǐ)为古字,本义为“置放、悬挂”,而“县”通“悬”,二者结合表示“悬挂祭品”的祭祀行为。
    • 该词可能因古籍传抄或版本差异导致字形变化,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3. 祭祀背景
    古代祭祀体系中有“燔柴祭天”“瘗埋祭地”“庋县祭山”“浮沉祭川”等不同形式,分别对应不同自然神灵的祭祀方式。庋县(庪县)专用于山神,可能通过将祭品悬挂于山林或祭坛完成仪式。

注意:由于该词较为生僻且搜索结果权威性较低,建议进一步查阅《尔雅》《后汉书》原文或权威注释版本(如中华书局点校本)以确认细节。

别人正在浏览...

阿媚屏气凝神波鸿称纪臣仕出家修行踔飞楚腰蛴领堕颠渡头发币风候附生俛首帖耳肤琐负天噶嗒旰宵鼓腹击壤顾唤怀宠间接税渐靡交参介人谨让墐灶跻攀拘急考极两制六臣棉滚滚靡衣媮食暮鼓晨钟虐人盘羞烹庖片刻婆儿气轻就筛子山高路远生扢揸石钟山记首简霜仗私饱酸浆草素不相能腾跨天庄同心僇力歪辣无过蛊险些小餐小桡瑕衅徙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