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榷署的意思、榷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榷署的解释

宋 置掌管过境贸易的机构。《宋史·食货志下八》:“ 乾德 二年,禁商旅毋得渡 江 ,於 建安 、 汉阳 、 蘄口 置三榷署,通其交易……缘 江 百姓及煎盐亭户,恣其樵渔,所造屨席之类,榷署给券,听渡 江 贩易。 开寳 三年,徙 建安 榷署於 扬州 。 江 南平,榷署虽存,止掌茶货。”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榷署”是一个历史词汇,主要含义与古代商贸管理相关,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榷署(拼音:què shǔ)指古代官方授权的市场经营摊位或贸易管理机构。其核心特点是政府管控,包括监督市场秩序、征收税收等职能。例如,商贩需通过榷署获得经营许可,类似现代的特许经营权制度。

二、宋代具体职能

在宋代,榷署被明确为掌管过境贸易的官方机构。据《宋史·食货志》记载:

  1. 设置背景:乾德二年(964年),朝廷禁止商旅私自渡江,于建安、汉阳、蕲口三地设榷署,管理南北贸易。
  2. 运作方式:百姓及盐户生产的草鞋、竹席等物品,需经榷署发放凭证(“给券”)方可渡江交易。
  3. 职能演变:江南统一后,榷署职能缩减,仅负责茶货专卖。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宋代榷署的迁移与变革,可查阅《宋史·食货志》原文或相关历史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榷署的意思

榷署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指的是古代经营海外贸易的机构或机关,也可以指担任这种职务的官员。在古代,榷署作为负责管理海外贸易、征收关税和管理商贸活动的机构,是国与国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榷署的部首和笔画

榷署的部首是木(mù),它的笔画数为13。

榷署的来源和繁体

榷署一词最早出现在《增广财经》这本书中,这是明代许直所著的一本商业百科全书。榷署的繁体字为「搉署」。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榷署」这个词的写法也有一些变化。在《康熙字典》中,榷署的写法为「榷署」;而在《广韵》中,它的写法为「□署」。

榷署的例句

1. 在古代,榷署是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机构之一。

2. 他被任命为榷署的官员,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事务。

榷署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榷署管理、榷署机关、榷署官员。

近义词:榷场、榷酒。

反义词:内销、私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