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陵辱的意思、陵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陵辱的解释

欺凌侮辱。 晋 石崇 《王明君辞》:“父子见陵辱,对之慙且惊。”《宋书·五行志二》:“是年三月, 王敦 有 石头 之变,二宫陵辱,大臣诛死。” 清 陈天华 《警世钟》:“又 梁钦差 的兄弟,也被 美国 的巡捕陵辱一番,不敢作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陵辱"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以强势欺压、侮辱他人,强调施加侮辱时的居高临下与蛮横态度。以下从权威词典及古籍用例角度解析其详细含义:


一、核心释义

  1. 欺压侮辱

    指凭借权势、地位或力量上的优势,对他人进行欺压和人格贬损。《汉语大词典》明确释义为“欺压侮辱”,突显施暴者的强势与被辱者的弱势地位。

    古籍用例:

    《史记·酷吏列传》:“陵辱诸侯,侵削宗室。”(指酷吏仗势欺压诸侯王族)

    《汉书·王莽传》:“刻薄百姓,陵辱大臣。”(描述王莽苛待百姓、侮辱朝臣)

  2. 轻慢践踏尊严

    隐含对他人人格的轻视与践踏。《重编国语辞典》释为“欺侮侮辱”,强调行为中包含的恶意贬低性质。

    引申场景:

    • 权势者欺压平民(如《后汉书》载豪强“陵辱小民”)。
    • 战胜方虐待俘虏(如《旧唐书》述敌军“陵辱将士”)。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三、近义词辨析

词语 侧重点 强度与语境
陵辱 强调居高临下的欺压 较强,多用于书面/历史
侮辱 泛指言语或行为的羞辱 通用,口语书面皆可
欺辱 突出恃强凌弱 与“陵辱”相近,更口语化
践踏 侧重尊严的彻底摧毁 程度极重,具象化更强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ISBN 978-7-100-08485-3.

    [释义来源:卷5,页3210]

  2.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台湾教育部学术网络版(公开资源)。

    链接: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34307&q=1(注:该链接为台湾地区官方词典,释义稳定可信

  3. 《古代汉语词典》

    中华书局,2014年出版。ISBN 978-7-101-10315-1.

    [用例解析参考:页987]


通过结合经典辞书释义与古籍原句,可明确“陵辱”一词的历史语义及使用场景,其核心始终围绕“以势压人施加羞辱”展开,属汉语中表述强权暴行的典型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陵辱”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líng rǔ,其核心含义为欺凌侮辱。以下是详细解释及补充信息:


基本释义

  1. 词义核心
    指通过强势手段对他人施加欺压或侮辱,常见于描述社会地位、权力不对等的欺凌行为。

  2. 历史用例

    • 晋代石崇《王明君辞》中记载:“父子见陵辱,对之慙且惊”,描述因受辱而产生的羞愧与惊恐。
    • 《宋书·五行志》提到“二宫陵辱”,反映宫廷中的权力压迫现象。

用法与语境


相关词汇辨析


权威来源建议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查字典及《宋书》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爱鸟周安史百死一生兵燹常疾常限嘲叱螭头舫刍舆逮逮当差得玑垫上运动岋岋肥油油逢机遘会丰墙峭阯感招关公官勇贵兆淮服华族麾军及艾家政计不反顾金衣垦垡两点论联袂而至离经辨志龙姿凤采路过埋年钱贯谴毁乾文勤干寝免启羞兴戎却笠屈己绕霤忍辱偷生人中龙三陆善与人交神虑实况广播诗签水楔不通太室阙天禄土隁网点五斗米显列闲頠小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