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陵辱的意思、陵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陵辱的解釋

欺淩侮辱。 晉 石崇 《王明君辭》:“父子見陵辱,對之慙且驚。”《宋書·五行志二》:“是年三月, 王敦 有 石頭 之變,二宮陵辱,大臣誅死。” 清 陳天華 《警世鐘》:“又 梁欽差 的兄弟,也被 美國 的巡捕陵辱一番,不敢作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陵辱"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以強勢欺壓、侮辱他人,強調施加侮辱時的居高臨下與蠻橫态度。以下從權威詞典及古籍用例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


一、核心釋義

  1. 欺壓侮辱

    指憑借權勢、地位或力量上的優勢,對他人進行欺壓和人格貶損。《漢語大詞典》明确釋義為“欺壓侮辱”,突顯施暴者的強勢與被辱者的弱勢地位。

    古籍用例:

    《史記·酷吏列傳》:“陵辱諸侯,侵削宗室。”(指酷吏仗勢欺壓諸侯王族)

    《漢書·王莽傳》:“刻薄百姓,陵辱大臣。”(描述王莽苛待百姓、侮辱朝臣)

  2. 輕慢踐踏尊嚴

    隱含對他人人格的輕視與踐踏。《重編國語辭典》釋為“欺侮侮辱”,強調行為中包含的惡意貶低性質。

    引申場景:

    • 權勢者欺壓平民(如《後漢書》載豪強“陵辱小民”)。
    • 戰勝方虐待俘虜(如《舊唐書》述敵軍“陵辱将士”)。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側重點 強度與語境
陵辱 強調居高臨下的欺壓 較強,多用于書面/曆史
侮辱 泛指言語或行為的羞辱 通用,口語書面皆可
欺辱 突出恃強淩弱 與“陵辱”相近,更口語化
踐踏 側重尊嚴的徹底摧毀 程度極重,具象化更強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商務印書館,2012年出版。ISBN 978-7-100-08485-3.

    [釋義來源:卷5,頁3210]

  2.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台灣教育部學術網絡版(公開資源)。

    鍊接: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34307&q=1(注:該鍊接為台灣地區官方詞典,釋義穩定可信

  3. 《古代漢語詞典》

    中華書局,2014年出版。ISBN 978-7-101-10315-1.

    [用例解析參考:頁987]


通過結合經典辭書釋義與古籍原句,可明确“陵辱”一詞的曆史語義及使用場景,其核心始終圍繞“以勢壓人施加羞辱”展開,屬漢語中表述強權暴行的典型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陵辱”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líng rǔ,其核心含義為欺淩侮辱。以下是詳細解釋及補充信息:


基本釋義

  1. 詞義核心
    指通過強勢手段對他人施加欺壓或侮辱,常見于描述社會地位、權力不對等的欺淩行為。

  2. 曆史用例

    • 晉代石崇《王明君辭》中記載:“父子見陵辱,對之慙且驚”,描述因受辱而産生的羞愧與驚恐。
    • 《宋書·五行志》提到“二宮陵辱”,反映宮廷中的權力壓迫現象。

用法與語境


相關詞彙辨析


權威來源建議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查字典及《宋書》相關條目。

别人正在浏覽...

暗牖爆棚被捕冰堆怖頭部秩側側穪述蟲龁鼠傷崇祀傳行達達浮出水面高峰膏粱文繡告饒個體所有制攻诋貫澈谷貨規刺國琛喝神駡鬼畫作回眷叫咷佳思精人禁絶康哉贶臨練甲遼掖流溫利澤美盛亹亹不倦明銳牛骥同槽蓬萊宮片鴻揊拍翹足可待七八成,七八成兒輕機人己一視人員散火三鹿為犇薩其馬殺并升堂拜母沈樓石履套牢妥便微隱無益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