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晋 陆机 与弟 云 、 耽 的合称。《晋书·陆云传》:“不意三 陆 相擕闇朝,一旦湮灭,道业沦丧。”
(2). 南朝 齐 陆慧晓 三子 僚 、 任 、 倕 的合称。《南史·陆慧晓传》:“﹝ 陆慧晓 ﹞三子 僚 、 任 、 倕 并有美名,时人谓之三 陆 。”
(3). 唐 陆扆 、 陆希声 、 陆威 的合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四:“朝中 陆 氏三人,号三 陆 ,即相国( 陆扆 )洎 希声 ,及 威 三人也。”
(4). 明 末 清 初 陆圻 、 陆培 、 陆堦 三兄弟的合称。 清 王晫 《今世说·企羡》:“ 梯霞 名 堦 ,高文异采,与兄 丽京 ( 圻 )、 鯤庭 ( 培 )竞爽一时,时号三 陆 。”
“三陆”是一个历史术语,指不同时期陆姓人物的合称,具体包含以下四种含义:
晋代三陆
指陆机及其弟陆云、陆耽。三人以文学才华著称,其中陆机、陆云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合称“二陆”,加上陆耽则称“三陆”。据《晋书·陆云传》记载,三人曾共同效力于朝廷,后因政治动荡陨落。
南朝齐三陆
指南朝齐陆慧晓的三个儿子陆僚、陆任、陆倕。三人因品德和才能出众,被时人并称为“三陆”。《南史·陆慧晓传》特别提到他们“并有美名”。
唐代三陆
包括陆扆(唐昭宗时期宰相)、陆希声(学者)、陆威(官员)。三人因同朝为官且均姓陆,被宋人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合称为“三陆”。
明末清初三陆
指陆圻、陆培、陆阶三兄弟。他们是明末清初杭州文人,以气节和文学成就闻名,尤以陆圻参与编修《明史》而著称。
注意:部分网页提到“三陆”被引申为成语(指三次尝试后成功),但此用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为现代网络误传。建议优先参考历史人物合称的释义。
《三陆》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三个陆地。陆地是指不被水域包围的大片地区,通常指大陆。
《三陆》的拆分部首是“⺡”(水部)和“⺲”(矢部)。
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三陆》一词来源于古汉语,结合了两个词语的意思,即“三”和“陆”。
“三”表示数目上的3,而“陆”表示大陆。
《三陆》的繁体字是「三陸」。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常见的写法为「三陸」。
注意,汉字演变过程中,古代写法和现代写法可能有差异。
1. 这个国家有三个陆地,分别位于东、南和西方。
2. 在这个地区,三个陆地之间有着丰富的文化交流。
三洲、陆地、洲际、三国、大陆、陆上等。
三岛、三州、三大洲等。
三海、三岛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