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螭头舫的意思、螭头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螭头舫的解释

船头刻有螭首的船。 宋 苏轼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诗:“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清烟鹊尾炉。” 元 张雨 《次韵题吕氏园馆》:“东风勒住螭头舫,湖雨吹开茧粟花。”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五:“使者螭头舫,才人豹尾车。”亦省作“ 螭舫 ”。 明 高启 《皋桥》诗:“緑水通螭舫,红桥过犊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螭头舫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皇家或贵族使用的、装饰有螭首的豪华舟船。以下从词源、形制特征与文化象征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源解析

  1. “螭”的含义

    “螭”指古代传说中无角的龙形神兽(《说文解字·虫部》),常见于青铜器、建筑构件(如螭首)及皇家器物装饰,象征祥瑞与威权。

  2. “舫”的定义

    “舫”本义为并联的双体船(《广韵·漾韵》),后泛指装饰华美的游船或画舫,如《洛阳伽蓝记》载“舟楫舳舻,映水连舫”。

  3. 复合词义

    “螭头舫”即船首雕刻螭龙纹饰的皇家御用舟船,多见于宫廷苑囿的礼仪或游赏活动。


二、形制特征与功能

  1. 装饰特征

    船首设螭首雕饰(龙头造型),船体彩绘云纹、龙纹等皇家图腾,材质多选用楠木、紫檀等名贵木材。

  2. 使用场景

    专供帝王后妃游览御苑湖泊(如圆明园福海、颐和园昆明湖),或用于宫廷礼仪性巡游,如清代文献记载乾隆帝乘“螭头凤舸”赏荷。

  3. 结构设计

    船体宽大平稳,设亭阁式舱室,兼具观赏性与舒适性,区别于民间舟楫的实用简朴风格。


三、文化象征意义

  1. 皇权象征

    螭龙纹饰为帝王专属符号(《周礼·考工记》),彰显“君权神授”的统治合法性。

  2. 礼制载体

    其形制、色彩、纹样均遵循礼制规范,如《大清会典》规定皇家御舟“饰金螭首,朱漆黄绫幔”。

  3. 园林意境营造

    在皇家园林中,螭头舫与山水景观相融,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如颐和园石舫(虽非木构,承其意象)即取“水能载舟”之喻。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螭"字条释义。
  2. 《洛阳伽蓝记校释》(中华书局,2010)卷三"景明寺"篇。
  3. 《清代宫廷生活》(商务印书馆,2005)御用舟船章节。
  4. 《乾隆御制诗文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荷亭泛舟》诗注。
  5. 《钦定大清会典图》(光绪朝刻本)舆卫志"舟车"部。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文献版本信息供查证;现代研究可参考故宫博物院官网及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相关数字化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螭头舫”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螭头舫指船头雕刻有“螭首”的船只。螭是古代传说中的无角龙形神兽,常用于建筑或器物装饰,象征祥瑞。因此,“螭头舫”多指装饰华美、带有文化寓意的船。


相关文献引用

  1. 苏轼在《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中写道:“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
  2. 吴伟业的《读史杂感》中也提到:“使者螭头舫,才人豹尾车。”
  3. 明代诗人高启在《皋桥》中简称为“螭舫”:“緑水通螭舫,红桥过犊车。”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背景,可参考《苏轼诗集》《吴梅村集》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迸堦冰鉴币献采沐残英缠緜缱绻瞅粘楚水燕山辞严意正葱茂大幅度邓山典契地蹀骢动向段氏杜甫蜂鹤峰回路转佛郎刚折工段长攻治规害化国架肩接踵见几静好金墟福地举时賫志而殁烂银丽硕柳陌花丛路粮门房明丢丢骠信秋兰啓业山伯生漆圣喆审谨收发霜砧鼠窜私货送解田主子铁屑屑帖学通皮同天节忳挚五显灵官黠捷香茵淆譌邪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