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陵稻的意思、陵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陵稻的解释

陆生稻。也叫旱稻。《管子·地员》:“五鳧之状,坚而不骼,其种:陵稻、黑鹅、马夫。” 尹知章 注:“陵稻,谓陵生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陵稻(líng dào)指古代一种适应坡地或丘陵地形种植的水稻品种,其特性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释义及学术依据:


一、基本释义

  1. 字义解析

    • 陵:本义为土山、高地(《说文解字》:“陵,大阜也”),引申为丘陵、坡地。
    • 稻:禾本科粮食作物,需水生长。

      合称“陵稻”即指适应山地或坡地环境的水稻,与平原水田稻相区别。

  2. 农学特性

    陵稻具有耐旱、根系发达的特点,可在雨水灌溉的梯田或缓坡种植,无需长期淹水(《中国农学史》)。其生长周期较长,米质通常较硬,口感区别于低地水稻。


二、历史文献依据

  1. 《齐民要术》引证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载:“陵稻,七月熟。盖下田种水,陵稻种山。” 明确区分了低洼水田稻与山地陵稻的种植环境差异。

  2. 《王祯农书》分类

    元代农书将水稻按地形分为“水稻”与“陵稻”,指出陵稻“宜于高原”,依赖自然降水(《农器图谱·田制门》)。


三、现代农史研究补充

  1. 生态适应性

    陵稻是古代农民对山地资源利用的智慧体现,通过选育耐旱品种扩展耕地(游修龄《中国稻作史》)。其种植推动了梯田技术的发展,如云南哈尼梯田系统即包含陵稻栽培传统。

  2. 文化遗存

    部分南方方言(如闽语)仍称旱稻为“陵稻”,印证历史定名(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四、学术参考文献

  1. 贾思勰. 《齐民要术》卷2 [M]. 北魏刻本.
  2. 王祯. 《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三 [M]. 元代.
  3. 游修龄. 中国稻作史 [M].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78-82.
  4. 李荣.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Z].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卷4, 页2103.

(注:古籍原文可查阅中华经典古籍库[www.ancientbooks.cn],现代著作需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获取。)

网络扩展解释

陵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陵稻指陆生稻,即旱稻(与水稻相对)。其特点是无需长期水田灌溉,适合丘陵、旱地种植。

  2. 词源与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管子·地员》:“五鳧之状,坚而不骼,其种:陵稻、黑鹅、马夫。” 唐代尹知章注:“陵稻,谓陵生稻。”,说明古代已对旱稻种植有明确记载。

  3. 字义解析

    • 陵:本义为丘陵,引申为地势较高的旱地。
    • 稻:指禾本科粮食作物,此处特指旱稻品种。
  4. 现代应用
    当代农学中,旱稻因节水特性被用于缺水地区种植,陵稻作为古称,现多用于文献或特定方言中。

  5. 英文对应词
    可译为“upland rice”或“dryland rice”。

提示:若需了解旱稻具体品种或种植技术,建议查阅农业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奥德赛白裌抱牍八字没一撇坌愤瘪煞瘪煞丙丁长制从此往后丛林掉臂不顾冯翊伏击战函调荷荷龁齩候坞秽倾混赖礁石节矜积水成渊隽品科藤掠虏例案琳阙吝惜罗闉马捶帽帬啮镞攀橑被发详狂戕虐阡阡跂脚穷登秋气桼政三殇靸鞵神荡升阳殿世程市籍收山所谓陶猗术条派贴换外形文光果相对新亭相去无几仙逝消消停停邪叟躧马西门豹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