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抱牍的意思、抱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抱牍的解释

抱持案牍。谓办理公文。 宋 黄庭坚 《僧景宣相访寄法王航禅师》诗:“抱牘稍退鳧鶩行,倦禪时作橐驼坐。” 明 袁宏道 《与皇甫二泉书》:“抱牘之苦,甚於抱病;簿领之趣,恶於药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抱牍"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结构和古代职官制度两方面解析:

一、字源释义 "抱"字篆文作"",《说文解字》释为"怀也",本义指用手臂围持的动作,后引申为持有、携带之意。"牍"为会意字,从片从卖,本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急就篇》注"牍,木简也,既可以书,又执之以进见于尊者",特指官方文书。

二、职官制度术语 在汉代文献中,"抱牍"特指官吏持公文上呈的礼仪动作。《汉书·贾谊传》记载"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为急",颜师古注"簿,文簿;书,谓狱辞",印证"抱牍"指处理公文的事务性工作。这种用法延续至明清时期,如《明史·职官志》载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凡内外所上章疏下,分类抄出,参署付部,驳正其违误",其中涉及的文书处理流程即包含"抱牍"之职。

三、文学引申义 在诗词创作中,"抱牍"被赋予象征意义。宋代黄庭坚《次韵子瞻送顾子敦》诗云"两翁俱江南,破箧抱牍行",此处借指文人随身携带的典籍。清代袁枚《续诗品·博习》"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其创作状态亦可视为"抱牍"的文学化表达。

(文献依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635页,《中国职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67页,《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75页)

网络扩展解释

“抱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抱牍”拼音为bào dú,字面意为“抱持案牍”,即指办理公文或处理文书工作。古代“案牍”代指官府文书,因此该词多用于形容官吏处理公务的场景。


二、古籍引用与语境

  1. 宋代黄庭坚在诗中写道:“抱牍稍退鳧鶩行,倦禪时作橐驼坐”,描绘了官吏抱着公文退离喧闹、忙于公务的状态。
  2. 明代袁宏道提到“抱牘之苦,甚於抱病”,直接表达了处理文书的辛劳程度超过患病,进一步印证其含义。

三、使用场景


四、相关扩展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例句或详细解析,可参考、6中黄庭坚与袁宏道的原文引用。

别人正在浏览...

按兵束甲熬清受淡摆龊白色花并禽薄暮彩旦稠穣大脑殻胆裂魂飞大冶德水的信顶头上司地上天官蠹丛堆垒富妪掆鼓公据贡输规定估客乐过计过宿债航道红皮书惛愦减产脚心朝天妓楼积沙成滩极盛绝句愧佩苦参老手离构马床冒死駡题棉花胎民畴乃往脑学鹊术人所共知三杨少蓬伸抖神州陆沉侍朝题亲湍瀑推轮捧毂瓦合五斗禄寤语象寄译鞮小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