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殇的意思、三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殇的解释

(1).指长殇、中殇、下殇。《仪礼·丧服》:“传曰: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

(2).三个横死者。《文选·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匿暴三殤。” 李周翰 注:“横死曰殤。 孔子 过 泰山 ,有妇人哭於墓者而哀,使 子贡 问之,曰:‘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曰:‘何不去也?’曰:‘无苛政。’ 孔子 曰:‘小子志之,苛政猛於虎也。’ 秦 之苛法天下怨之,其暴甚於此三殤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殇”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古代丧礼中的年龄分类
    指“长殇”“中殇”“下殇”三种未成年人的死亡类型,根据《仪礼·丧服》记载:

    • 长殇:16岁至19岁去世;
    • 中殇:12岁至15岁去世;
    • 下殇:8岁至11岁去世。
      这一分类体现了古代对丧葬礼仪的细致规范。
  2. 三个横死者
    指因意外、暴政或灾难等非自然原因死亡的三人。例如《文选·谢瞻〈张子房〉诗》中“苛匿暴三殇”,引用了孔子“苛政猛于虎”的典故,暗喻暴政导致多人惨死。


二、延伸用法

作为成语,“三殇”可形容战争、疾病或灾难引发的大规模死亡,例如:“这场瘟疫如三殇般席卷全城。”(注:此用法多见于现代词典归纳,需结合语境判断。)


三、文化背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仪礼》《文选》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殇

《三殇》这个词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三”和“殇”。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汉字的部首和笔画,以及《三殇》的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1. “三”字的部首和笔画

“三”字的部首是“一”,意为一个,表示数量。它共有三个笔画,书写时需要先写上横、再写两个竖。

2. “殇”字的部首和笔画

“殇”字的部首是“歹”,意为死亡。它共有十个笔画,需要先写上横,再写两个竖,最后画上斜钩。

3. 《三殇》的来源

《三殇》是出自于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的“卫风·淇奥”篇,篇中描述了人们对于三次死亡的悼念。后来,“三殇”一词逐渐被引申为对任何一次死亡的悼念。

4. 繁体

《三殇》在繁体中的写法为「三殤」。

5.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词语《三殇》的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大致相似。

6. 例句

例句:每年的悼念日,人们会纪念那些在战争中献出生命的战士,他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殇。

7.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悼念、忧伤、丧亲等。

近义词:悼念、哀悼、缅怀。

反义词:康复、喜庆、生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