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方〉
(2) [address]∶住址
(3) [live in the country]∶乡居,辞官返乡居住
(1).古指官吏告老或引退回乡居住。《书·酒诰》:“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 孔 传:“於百官族姓及卿大夫致仕居田里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赵解元》:“其父 赵翁 曾官通判,里居。”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二·麻姑缔姻》:“ 陈翁 游幕 河南 ……晚岁倦游里居。”
(2).聚居于里中。 隋 王通 《中说·关朗》:“人不里居,地不井受,终苟道也。”
(3).寓所,住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谐谑·贾实斋宪使》:“邑中先辈 贾宪使 实斋 名 儒 ,里居与 赵甬江 文华 少保前后门相通。”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某别驾》:“详誌里居,并书姓氏。”
(4).指籍贯。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一章:“这时的诗人,尚有 郭遐周 、 郭遐叔 兄弟及 阮侃 ,皆与 嵇康 相赠答。二 郭 未知其里居。”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里居汉语 快速查询。
“里居”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类解释:
1. 官吏告老或引退回乡居住
古时指官员辞去官职后返回家乡定居。例如《尚书·酒诰》记载“越百姓里居”,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中也有“其父赵翁曾官通判,里居”的用法。
2. 聚居于里中
指人们按户籍制度聚居在特定区域。隋代王通《中说·关朗》提到“人不里居,地不井受”,强调户籍与土地管理的关系。
3. 住址或寓所
在方言中可表示具体居住地址,如明代沈德符《野获编》中“里居与赵甬江文华少保前后门相通”,清代文献也用于标注人物住所。
4. 籍贯
部分文献中扩展为指代籍贯,如“详誌里居,并书姓氏”(清·和邦额《夜谭随录》)。
例句参考
注意:不同语境下含义可能侧重不同,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对话背景分析。如需更完整释义,可查阅《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里居》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在村里居住。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里”和“居”。
根据汉字的结构,我们可以将《里居》拆分为两个部首:
1. 《里》中的部首是“里”,它属于“土”字部首的一种,代表着与土地有关的事物。
2. 《居》中的部首是“尸”,它属于“人”字部首的一种,表示与人有关的事物。
根据笔画来计算,《里居》共由11个笔画组成,其中《里》有7个笔画,《居》有4个笔画。
《里居》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在繁体中,字形和简体略有不同,但仍然保留了原本的意思。
在古代汉字中,使用“里”字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只是字形略有差异。而“居”的古代写法是“豕”与“宀”的组合,表示在屋中安居。
1. 我的家就在村子的里居,环境优美,生活宁静。
2. 他离开城市,选择里居在山村,过上了悠闲的生活。
与《里居》相关的组词有:
1. 里巷:指处于村落内的小巷道。
2. 居民:指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们。
3. 居住:指在某一地方定居生活。
4. 居所:指居住的地方或住所。
5. 居民点:指集中居住的地方。
与《里居》近义的词语有:
1. 乡居:指在乡村居住。
2. 农居:指在农村居住。
3. 山居:指在山区居住。
4. 村居:指在村庄居住。
与《里居》反义的词语有:
1. 城居:指在城市居住。
2. 都市居:指在都市居住。
3. 郊居:指在城郊居住。
4. 县居:指在县城居住。
白雪把守标遇逼供潮面辰勾尺兵寸铁除放词职摧枯折腐遳陋大文贰职鹅项懒凳烦闷范容逢孙風雲扶牀工读教育宫詹枸橘官符惠钞鹄衣家蚕甲妓寂绝金庚经官救饥拯溺救施酒树可可儿的跨积魁颜婪尾春蜡沈猎鹰柳条包流赮龙脩麪坯儿妙华暖酥赔垫浦溇秋讲商和霜痕刷字属怨速驾弹拨探策特长威令五四运动香火钱险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