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诸侯。《书·洛诰》:“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享。” 孔 传:“奉上谓之享。言汝为王,其当敬识百君诸侯之奉上者,亦识其有违上者。”《国语·鲁语上》:“其 周公 、 太公 及百辟神祗实永饗而赖之。” 韦昭 注:“辟,君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 薛综 注:“百辟,诸侯也。”
(2).百官。《宋书·孔琳之传》:“ 羡之 ( 徐羡之 )内居朝右,外司輦轂,位任隆重,百辟所瞻。” 唐 白居易 《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诗:“閶闔晨开朝百辟,冕旒不动香烟碧。” 宋 苏轼 《代普宁王贺冬表》:“臣猥以暗弱,仰荷诲怜,敢先百辟之朝,以祝万年之寿。”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昔人称 谢太傅 ( 谢安 )功高百辟,心在一邱。”
百辟是汉语古典文献中常见的复合词,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指代百官或公卿
该义项源自古代朝廷对群臣的统称。《诗经·大雅·假乐》有云:“百辟卿士,媚于天子”,此处“百辟”即指辅佐天子的各级官员。唐代柳宗元在《献平淮夷雅表》中亦用“百辟”代指朝中重臣,如“百辟拜稽首,咸愿图形容”,强调其政治地位。
特指诸侯
在周代礼制中,“辟”可指诸侯国君。《宋书·礼志》记载“藩王下王,皆以乘帛贽,百辟称庆”,此处“百辟”专指受封的地方统治者。该用法凸显古代分封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
现代使用与语境
“百辟”属于古语词,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仿古文体。其语义与古代职官制度密切相关,需结合具体文本分析指代对象。
“百辟”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作品背景理解该词。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疏。
白质绑腿宝瓶摈绝拨落伯通桥谗诟楚汉成皋之战处理品彫楹底子風風雅雅釜鍑攻理官商鼓成龟凤过渡红嘴镮钏黄豆芽将匠降叛坚良交价枷杖金畜駉那侃直考观考馆浪狗剌撒勒派连疆瓴甓流丹留头买嘱马王内心世界蟠萦判子朴消愆素乞如愿栖歇裙帔让座射侯圣衷戍备水陆斋天报天泽韡华汙宫暇刻橡皮树熁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