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颓然的意思、颓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颓然的解释

(1) [dejected;disappointed]

(2) 寂静;寂然

(3) 衰老的样子

颓然老矣

一个颓然的希望

详细解释

(1).和顺貌。《北史·文苑传·庾信》:“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頽然,有过人者。”《新唐书·回諲传》:“性静慎,勤总吏职,诸僚或出游, 諲 独頽然据案,鉤视簿最, 翰 益亲之。” 宋 苏轼 《保母杨氏墓志铭》:“年三十,始隶 苏氏 ,頽然顺善也。”

(2).颓放不羁貌。《南史·贺琛传》:“ 琛 了不酬答,神用頽然。”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琴趣》:“如 孙登 弹琴,頽然自得,风神超迈,若游六合之外者。”《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寅 诗文,初尚才情,晚年頽然自放,谓后人知我不在此,论者伤之。”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丁镛》:“ 凤仪 耽诗,尤爱佳山水,生平多出宿山寺,栖託清旷,焚香对书,頽然自适。”

(3).坍塌貌。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夫人已归,则废寺頽然。”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卢植墓》:“ 涿 境东南有 汉 卢植 墓,土人呼为 南臺 。 金 王寂 诗:‘ 南臺 故址今頽然, 汉 卢植 墓疑相传。’”

(4).倒下貌。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觴满酌,頽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谁识我为我,宾主各頽然。”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八:“不如饮一斗,頽然便就醉,执法在前无所畏。” 艾青 《生命》诗:“它将鼓舞自己,直到颓然地倒下!”

(5).委靡不振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忽觉两耳中有车马声,因頽然思寝。头纔至席,遂有小车朱轮青盖,驾赤犊出耳中。” 明 文徵明 《晏起》诗:“林下将迎寡,頽然万事捐。” 清 龚自珍 《纵难送曹生》:“为之,且左右顾视,踆踆而独往,其愀然悲也夫!其頽然退飞也夫!”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二:“门外初秋早上的阳光,抹在我颓然的脸上。”

(6).衰老貌。 宋 王安石 《四皓》诗之二:“頽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采芝 商山 中,一视 汉 与 秦 。” 清 孙鼎臣 《凌丰叔哀辞》:“纔四十,頽然如老翁。”

(7).糊涂无知貌。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论修养帖寄子由》:“而世之昧者,便将頽然无知,认作佛地。”一本作“頺然”。


穨然1.寂静;寂然。 明 谭宗 《归度庾岭》诗:“穨然下横浦,灯火乱樵渔。”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穨然者犹穨于下,林林总总犹日奔攘于侧。”

(2).衰老貌。 清 彭允初 《<汪子文录>序》:“﹝ 汪子 ﹞顷屡困於乡举,髮秃,貌穨然老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颓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委靡不振/精神不振貌(最常见用法)
    形容人情绪低落、失去活力的状态。

    例句:艾青《生命》诗中“颓然地倒下”;艾芜作品中“抹在我颓然的脸上”。

  2. 倒下/坍塌貌
    描述物体倒塌或人体力不支倒下的状态。

    例句:中“杰晃了两晃,颓然倒地”;《醉翁亭记》“颓然坐其间者”。

  3. 衰老/颓废貌
    指外貌或神态显露出衰老、颓废的特征。

    例句:清代彭允初《序》中“颓然老矣”;的“颓然叹息”。

二、其他延伸义

三、使用建议

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例如:


提示:该词在文学作品中高频出现,可参考中的例句加深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颓然

颓然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指一个人或事物由盛转弱,失去了应有的精神和力量,表现出疲倦、懒散或颓废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颓(部首:页,笔画:17)+ 然(部首:火,笔画:8)。

来源:颓然的字义起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可追溯到《左传》中。其后,形容人或事物疲倦懈怠的意义逐渐扩展开来,并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词语。

繁体:頹然。

古时候汉字写法:颓在古代汉字中写作“頹”,然在古代汉字中写作“衠”。

例句:1.他心情低落,颓然坐在房间角落里。

2.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后,他的信心颓然丧失。

组词:颓势、颓靡、颓败、颓丧、颓世等。

近义词:倦怠、疲倦、懒散、颓废。

反义词:充沛、精力充沛、旺盛、振奋。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